第553章 552《老黑奴》《活着》
推荐阅读:什么?奥特曼是终身制的?、鹰视狼顾、炉炼苍生薪,证我大道果!、星空职业者、太荒吞天诀、史上最强炼气期、万相之王、重回1982小渔村、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我的模拟长生路、
两人挤上一辆公交车,方明华就问起余桦的近况。
“今年春天,我毕业后回到老家,现在在嘉兴文联下属的《烟雨楼》杂志任副主编。”
方明华听了略感诧异。
“你不是要留着燕京吗?”
“没房子,怎么留?”余桦一脸苦笑:“我到嘉兴,文联分给我一套房,虽然不大总有处住,先把家搬到嘉兴安顿下来,以后再想办法回燕京。”
方明华本来想问你和媳妇现在关系怎么样了?
而陈虹呢?
陈虹又去哪里了?
但话到嘴边没有说出。
人家的私事自己没必要问那么清楚,再说,历史不在那摆着吗?
最后余桦还是回到燕京。
“好啦,别担心,余桦,以你的文采,将来肯定能在燕京呆下去。”方明华安慰道。
余桦听了嘿嘿一笑:“不瞒你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回来也只是暂时过渡下。”
呵.这家伙脸皮挺厚的。
“明华,你来申城干什么?开会?”余桦反问道。
“不是。”
方明华也没隐瞒,就把自己要创办华语文学奖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余桦听了吃惊的小眼睛就瞪大了。
“怎么,不行?”方明华反问道。
“行!肯定行!别人如果说搞什么文学大奖,我肯定会说他在吹牛,但你说了,我信!”
呵?
你这是在夸我还是损我?
“明华,我那本《呼喊与细雨》出版了,能不能参评?”余桦又问道。
“当然可以,等大奖征稿开始,我亲自给《收获》的肖主编打电话,让他们杂志社推荐你这本书!但是能否获奖我可不知道。”
“嘿能参评就行,至于获奖,我可从来没想过。”
公交车停靠在东南门的车站,两人下来,没过多久就看到另一辆公交车从对面驶来,停靠着马路对面的公交车,从车上下来一个穿着T牛仔裤的漂亮姑娘。
正是李虹颖。
“方老师,余桦!”
姑娘站在对面马路上招招手,笑着跑过来。
“虹颖,别叫我老师,就叫我明华,和余桦一样。”方明华说道。
“那可不行,不管别人叫伱什么,我就叫你方老师。”
方明华也无奈,只好随她去了。
三人就在附近找了一家馆子,点了几个菜,边吃边聊起来。
自然是说各自近况。
李虹颖今年6月份就从复旦作家班毕业,当她听到余桦已经回到嘉兴,将位于海盐的家搬到嘉兴后,哼了一声,不过没说什么,又转过头看着方明华。
“方老师,我看过你新出版的两本书,写的太棒啦,特别是那本散文集《文明的碎片》,看的我非常吃惊,我当初走南闯北去了好多地方,也写了一些游记之类,但为什么没想到写这样的散文呢?”
“你现在写还来得及。”方明华笑道。
李虹颖却摇摇头:“不行,我想过这个问题,我没你那么高的水平,也没你那么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写出来会让人笑话的。”
呵?
“方老师,你这才来申城,是开会吗?”李虹颖又问道。
“开什么会?明华这次来申城,是办一件大事。”余桦接过话茬。
“什么大事?”
“办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大奖!”余桦就把事情说了一遍。
“哇方老师,是诺贝尔文学奖那样吗?你好厉害,我好崇拜你!”
“不是和诺贝尔文学奖那样,有点像英国的布克文学奖,我奖励的是作品,而不是作者本人。”方明华解释道。
“虹颖,你也可以拿你去年或者今年写的作品参奖啊,余桦已经准备好了。”
“我?我主要是学习,也没写出什么好的东西。”李虹颖摇摇头:“不过.”
“不过什么?”
“方老师,你的这個文学大奖筹备组还需要人吗?等我毕业了,可以过来给你帮忙打工!”李虹颖突然说道。
“你不是说你毕业后要出国吗?”方明华不解问道。
“出国哪有那么容易呀?你看看永福路上英国总领事馆门口也是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签证。”李虹颖解释道。
“我即便申请,估计也要很长时间才能批下来,这段时间我也没事干,还不如去你的筹备组帮忙,而且可以借机多看一些免费作品,听听评委们对作品的点评,一举两得!”
方明华沉吟了下:“那好吧,我那边的确也需要人,等你毕业后你联系我。”
李虹颖甜甜笑了。
吃完饭后,先送李虹颖去公交站,坐车回学校。
方明华和余桦也路边告别。
他猛然想到一件事赶忙问道:“余桦,这本《呼喊与细雨》完成后,下一部作品你有初步设想吗?
“下一步?”
余桦很熟练的点上一支烟抽了口才说道:“明华,你听过美国的一首歌曲叫《老黑奴》吗?”
“听过,这是一首美国民歌,歌词大意是一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的事,怎么了?”
“我是前不久偶然听到的,或许是雨天的缘故吧,我听了曲子非常感动,后来又看了歌词,老黑奴虽然经历了一生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但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我当时非常感动,也深有感触,就想到自己也可以一篇小说,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所活着。”
这不就是《活着》吗?
方明华听了点点头。
“这想法很好,你写吧,写完之后别急着投稿,让我先看看。”
“好的,写完以后一定让看看,帮我修改。”余桦赶紧说道。
嘿嘿
修改?这不是重点,重点我要你这本书的出版权,在盛世图书出版!
告别余桦后,方明华回到酒店,第二天又去见了王安依。
此时的王安依已经不在《儿童时代》杂志社,成为申城作协的一名专业作家。
方明华见她,一方面是叙叙旧,另一方面也是把自己要创立文学奖的事情告诉她。
“明华,你胆子可真大,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你敢办!”王安依一脸钦佩。
“鲁奖一直不征稿,我等不及了。”方明华半开玩笑半认真说道“安依姐,你也要参评啊。”
“行,不过这段时间状态不佳.写的不太好也投稿,算对你的支持!”
方明华还想去华东师大找格非,可惜去了学校一打听才知道格非去外地开会去了,只好作罢。
在燕京、申城呆了二十多天,方明华终于又回到西京。
“今年春天,我毕业后回到老家,现在在嘉兴文联下属的《烟雨楼》杂志任副主编。”
方明华听了略感诧异。
“你不是要留着燕京吗?”
“没房子,怎么留?”余桦一脸苦笑:“我到嘉兴,文联分给我一套房,虽然不大总有处住,先把家搬到嘉兴安顿下来,以后再想办法回燕京。”
方明华本来想问你和媳妇现在关系怎么样了?
而陈虹呢?
陈虹又去哪里了?
但话到嘴边没有说出。
人家的私事自己没必要问那么清楚,再说,历史不在那摆着吗?
最后余桦还是回到燕京。
“好啦,别担心,余桦,以你的文采,将来肯定能在燕京呆下去。”方明华安慰道。
余桦听了嘿嘿一笑:“不瞒你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回来也只是暂时过渡下。”
呵.这家伙脸皮挺厚的。
“明华,你来申城干什么?开会?”余桦反问道。
“不是。”
方明华也没隐瞒,就把自己要创办华语文学奖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余桦听了吃惊的小眼睛就瞪大了。
“怎么,不行?”方明华反问道。
“行!肯定行!别人如果说搞什么文学大奖,我肯定会说他在吹牛,但你说了,我信!”
呵?
你这是在夸我还是损我?
“明华,我那本《呼喊与细雨》出版了,能不能参评?”余桦又问道。
“当然可以,等大奖征稿开始,我亲自给《收获》的肖主编打电话,让他们杂志社推荐你这本书!但是能否获奖我可不知道。”
“嘿能参评就行,至于获奖,我可从来没想过。”
公交车停靠在东南门的车站,两人下来,没过多久就看到另一辆公交车从对面驶来,停靠着马路对面的公交车,从车上下来一个穿着T牛仔裤的漂亮姑娘。
正是李虹颖。
“方老师,余桦!”
姑娘站在对面马路上招招手,笑着跑过来。
“虹颖,别叫我老师,就叫我明华,和余桦一样。”方明华说道。
“那可不行,不管别人叫伱什么,我就叫你方老师。”
方明华也无奈,只好随她去了。
三人就在附近找了一家馆子,点了几个菜,边吃边聊起来。
自然是说各自近况。
李虹颖今年6月份就从复旦作家班毕业,当她听到余桦已经回到嘉兴,将位于海盐的家搬到嘉兴后,哼了一声,不过没说什么,又转过头看着方明华。
“方老师,我看过你新出版的两本书,写的太棒啦,特别是那本散文集《文明的碎片》,看的我非常吃惊,我当初走南闯北去了好多地方,也写了一些游记之类,但为什么没想到写这样的散文呢?”
“你现在写还来得及。”方明华笑道。
李虹颖却摇摇头:“不行,我想过这个问题,我没你那么高的水平,也没你那么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写出来会让人笑话的。”
呵?
“方老师,你这才来申城,是开会吗?”李虹颖又问道。
“开什么会?明华这次来申城,是办一件大事。”余桦接过话茬。
“什么大事?”
“办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大奖!”余桦就把事情说了一遍。
“哇方老师,是诺贝尔文学奖那样吗?你好厉害,我好崇拜你!”
“不是和诺贝尔文学奖那样,有点像英国的布克文学奖,我奖励的是作品,而不是作者本人。”方明华解释道。
“虹颖,你也可以拿你去年或者今年写的作品参奖啊,余桦已经准备好了。”
“我?我主要是学习,也没写出什么好的东西。”李虹颖摇摇头:“不过.”
“不过什么?”
“方老师,你的这個文学大奖筹备组还需要人吗?等我毕业了,可以过来给你帮忙打工!”李虹颖突然说道。
“你不是说你毕业后要出国吗?”方明华不解问道。
“出国哪有那么容易呀?你看看永福路上英国总领事馆门口也是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签证。”李虹颖解释道。
“我即便申请,估计也要很长时间才能批下来,这段时间我也没事干,还不如去你的筹备组帮忙,而且可以借机多看一些免费作品,听听评委们对作品的点评,一举两得!”
方明华沉吟了下:“那好吧,我那边的确也需要人,等你毕业后你联系我。”
李虹颖甜甜笑了。
吃完饭后,先送李虹颖去公交站,坐车回学校。
方明华和余桦也路边告别。
他猛然想到一件事赶忙问道:“余桦,这本《呼喊与细雨》完成后,下一部作品你有初步设想吗?
“下一步?”
余桦很熟练的点上一支烟抽了口才说道:“明华,你听过美国的一首歌曲叫《老黑奴》吗?”
“听过,这是一首美国民歌,歌词大意是一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的事,怎么了?”
“我是前不久偶然听到的,或许是雨天的缘故吧,我听了曲子非常感动,后来又看了歌词,老黑奴虽然经历了一生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但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我当时非常感动,也深有感触,就想到自己也可以一篇小说,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所活着。”
这不就是《活着》吗?
方明华听了点点头。
“这想法很好,你写吧,写完之后别急着投稿,让我先看看。”
“好的,写完以后一定让看看,帮我修改。”余桦赶紧说道。
嘿嘿
修改?这不是重点,重点我要你这本书的出版权,在盛世图书出版!
告别余桦后,方明华回到酒店,第二天又去见了王安依。
此时的王安依已经不在《儿童时代》杂志社,成为申城作协的一名专业作家。
方明华见她,一方面是叙叙旧,另一方面也是把自己要创立文学奖的事情告诉她。
“明华,你胆子可真大,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你敢办!”王安依一脸钦佩。
“鲁奖一直不征稿,我等不及了。”方明华半开玩笑半认真说道“安依姐,你也要参评啊。”
“行,不过这段时间状态不佳.写的不太好也投稿,算对你的支持!”
方明华还想去华东师大找格非,可惜去了学校一打听才知道格非去外地开会去了,只好作罢。
在燕京、申城呆了二十多天,方明华终于又回到西京。
本文网址:http://www.xsphw.com/xs/2/2641/27028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sphw.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