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一章 破局

推荐阅读:燕归尔新书入骨宠婚误惹天价老公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我的模拟长生路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人族镇守使万相之王反派:开局喂萝莉女主吃进口糖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我是仙

    司马道子之前之所以同意王恭接手北府军的领军之权,其原因便是李徽给他出的主意,进行利益上的交换,让王恭远离朝堂,并放弃对中军的控制。这种权力上的交换总体而言是不吃亏的。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司马道子可以利用掌握的朝政大权对北府军进行打压,粮食物资兵员兵饷各方面给予限制。
  北府军不像徐州东府军,可以自给自足,利用徐州的产出自己养兵。徐州东府军无需向朝廷要钱粮也一样能够自给自足。这也是一直以来,徐州在上缴朝廷钱粮上数量很少,但大晋朝廷却并没有太多的微辞的原因。
  曾经的徐州可是不但连钱粮也无法上缴,而且还需要朝廷赈济,朝廷出钱粮养兵的。现在,徐州不但自给自足能够养数万兵马,也不向朝廷请求救济,并象征性的还缴纳一些钱粮。此消彼长之下,朝廷甩掉了一个大包袱,不知道轻松了多少。
  北府军可不成,自建军开始便一直由朝廷供应一切,一度举全大晋之力打造这支兵马。为了能对抗秦军的南下,当初谢安可是花了血本。
  北府军拥有着最好的战马兵器盔甲,最好的攻城器械,最大量的船只车辆,最为丰厚的兵饷和粮草供给。这支成立了六年的兵马,已经不折不扣的成为了一支靡费最大的兵马。
  当初司马道子认为李徽的建议是对的,只要控制了北府军的粮饷军资,便可控制这支兵马的规模和实力。并且,可以通过这一点,令北府军将士对王恭产生不满。一旦军队的待遇大不如前,则北府军上下对王恭必然生出怨气,久而久之,王恭便无法掌控北府军,便会灰溜溜的引咎辞职。
  不得不说,李徽的建议是起到了效果的。过去一年来,司马道子得到的消息的是,北府军上下对于北府军的待遇越来越差甚为恼怒。军中怨声载道,对王恭的不满也在积蓄。特别是那个刘牢之,已经公开表达不满,带着北府军众将领闹了好几回。
  王恭多次上奏,要求朝廷恢复之前的钱粮供给,保证北府军的稳定。但司马道子岂能让他如意,以各种冠冕的理由加以拒绝。司马曜也要考虑到全大晋的方方面面,明白在目前的情形下,再实行之前的政策,支撑一支没有仗打的兵马维持高待遇是不合适的。于是倒也没有在这件事上太施压。
  事情本来正朝着司马道子期望的方向发展。但是现在,整件事正在失控。
  二月初,王恭上了一道奏折。奏折上详述了他所得到的关于北方关中关东之地正处于极度混乱,粮食紧缺,饥荒流行的消息。
  王恭在奏折上言道:“自我大晋自南渡以来,囿于国力衰弱,胡贼强大之故,一直处于守势,不得寸进。今形势逆转,北地五胡攻伐,民生凋敝,强秦已衰,而我大晋兵强马壮。此刻正是攻守易势的最佳时机。初谢大将军北伐,西北收复梁益二州,便已经初见成效。今更应该再接再厉,趁北地胡贼衰弱之际接续北伐,恢复河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北方战乱结束,则我大晋又将面临昔日之危矣。故而,臣建议即刻北伐,收复山河,恢复故土,解中原万民之倒悬。此乃列祖列宗之望,更是陛下英明之功。我大晋中兴,在此一举,陛下万古之名,在此一事。臣愿领北府军北伐,伏望陛下定夺。”
  王恭请求领军北伐,在他的描述里,北方已经乱成一团,根本没有战斗力。北府军一旦北伐,必然成功。这将是收复故地,一统天下的最好机会。
  这样的话,自然对司马曜极有诱惑力。虽然大晋已经进行了多次的北伐,都没有成功。最近一次北伐失利,北府军差点覆灭。但是不得不说,眼下确实是最好的时机。王恭有决心,自己不应该阻拦。
  朝廷上,关于王恭请求北伐之事产生了极大的争论。司马道子自然竭力反对,以之前的北伐失利的覆辙作为例子,结合国内目前的情形,给出了不可用兵的理由。
  司马道子的党羽,王国宝,王愉等人纷纷附和,历数北伐之弊,阻止此事。
  但同意的人也不少,有王恭安排的朝中之人,也有一些是站在朝廷的立场上说的公道话。这些人的意见是,北方大乱,持续经年,如今必然已经是强弩之未。一年前的北伐即便仓促,但也取得了极好的效果。淮北中原之地的收复,梁益二州的收复都是证明。再经一年乱局,北方胡族互相攻伐,必然已经都损失惨重。群狼撕咬,各自有伤,是时候猛虎出山,驱除胡贼,恢复旧山河,中兴大晋了。
  双方各有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的决策权来到了司马曜的手里。
  近年来,司马曜很享受拥有决断权的感觉。当初司马氏受制于人,即便是自己即位之初,也是谢氏当权,政令不能自已,只能唯诺相从。但过去一年,司马曜终于尝到了皇权在手,不受他人左右的君临天下的滋味。那是一种很玄妙的感觉。
  皇权的振兴一直是先帝们的梦,而这个梦在自己手里几乎并不费吹灰之力便实现了,这种感觉甚为美妙。不禁让司马曜经常在心中想:这是否便是天命所归之象,自己便是那个中兴之主,上天指定的那个人。
  此时此刻,一个重大的决定摆在面前,司马曜没来由的感到兴奋。之前的历次北伐,都非朝廷做出的决定,更多的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决定。就拿上一次的北伐来说,谢安上奏请求北伐,自己也只是点头同意而已。不同意又能如何?难道还反对不成?
  而现在,自己将第一次获得这种大事的决定权。第一次重大的决策便要反对北伐,放弃收复旧土的机会么?这是不可能的。倘若自己是天命之主,那么北伐必然成功。一旦成功,自己将成为大晋中兴之主,恐要比肩秦皇汉武般的地位。如果反对此次北伐,别人在背后会说自己没有魄力,对收复故土不上心,不努力,被胡人吓破了胆,放弃了最好的机会。自己绝不能被人视为懦弱。
  于是乎,司马曜一锤定音,于殿上慷慨陈词,说了许多令人振奋的话。那些话并不是为了说服反对者,而是在给自己打气。他决定了,同意王恭所请,准备开始北伐。
  这件事极大的刺激了司马道子。司马道子和王国宝等人心里明白,那根本不是北伐不北伐的问题,整件事其实是王恭的阴谋手段,他在寻求破局。
  这是最为直接而且简单的破局方式。因为一旦北府军要北伐打仗了,则朝廷必须立刻供给全部的粮草物资,不得有半点的克扣和阻挠。
  而且,北伐从来都是一种增强实力的手段而已。借着北伐的借口,王恭会扩充兵马,会攫取他人的兵马指挥权,增强他的实力。若是再打几场胜仗,那便更加的了不得了。
  司马道子的猜测并没有错,这正是王恭提出北伐的目的。他要破局。
  眼下军中的情形,王恭心里很清楚。北府军内部对他的不满正在升级,若不能解决军饷待遇粮草等等问题,他这个北府军的统帅的位置便保不住了。若北府军将领集体哗变或者上奏朝廷告自己的状,自己是必然要被撤换的。
  司马曜即便对自己很信任,但他也绝不会为了自己而置北府军将士们的不满于不顾,冒着哗变和混乱的危险支持自己。对司马曜而言,自己不是不可或缺的,他只需要找另外一个人扶持起来,平衡司马道子的权力便可。
  若走到那一步,对自己而言便是一场灾难性的失败。自己会从此被司马道子踩在脚底下蹂躏,因为自己失去了可以与司马道子叫板的实力。司马道子不会放过自己的。
  在这种情形下,王恭提出了北伐。当然,他可没想着去拼命。能打则打,不能打便观望。总之,可以无功,但不能有过。要在似打非打之间,保持北伐的态势,便可不断地吃到北伐带来的红利。任何事情,冠以北伐必须,则名正言顺了。
  司马道子在廷议之后进宫,向司马曜当面奏议,请求收回成命。表示大晋内部现在承受不起大动干戈的北伐,而北边的局面也不是王恭所说的那样简单。请司马曜三思而行。
  但司马曜没有答应,反而将司马道子训斥了一番,说司马道子藏有私念,心中没有考虑大晋的中兴大计。司马曜告诉司马道子,必须全力支持北伐,拨付粮草物资,调集所需军资,不得掣肘。若有懈怠,导致北伐不利的话,自己绝不答应。
  司马道子灰溜溜的出宫来,气的咬牙切齿。回到府中,越想越气,一怒之下,将家里的古玩书画砸了不少,烧了不少,却也一时无计可施。
  

本文网址:http://www.xsphw.com/xs/2/2347/28052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sphw.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