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李二艰难又快乐的抉择,民生恢复的根本原因
推荐阅读:末世调教,绝美女神变奴隶、混在末日,独自成仙、绝境黑夜、什么?奥特曼是终身制的?、史上最强炼气期、青山、反派:开局喂萝莉女主吃进口糖、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鹰视狼顾、
尽管李二做出了部署,但心头的沉重,依然没有减少。
如今他做的这些部署,都极为被动,是被迫的选择,李元吉先他一步进行部署,而他一步慢,只会步步慢。
无论是哪一侧,尤其是西方的天竺,路途遥远,一来一回,不知得多少年,这些部署能不能起效果,都还是未知之数。
想想如今李元吉的封地,李二就是一阵头大,李元吉如今的封地,不知不觉已经这么大了,再这样发展下去,比他大唐的疆域都还要大了。
以往没有任何一人在意过的周边小国,如今被李元吉串联起来,他们才发现原来威胁是这么的大。
事实来得太过仓促,让他以及底下群臣一时间都有些猝不及防。
忽然,殿门被推开,李君羡匆忙走了进来。
“陛下,北地传来急报!”
李二瞳孔一缩,北地急报?难道颉利准备反悔,撕毁条约?
底下房玄龄等人同样一惊,北地的急报,怎么看都不像是好消息。
李二将急报拿来一看,脸上的沉重逐渐消失,笑容逐渐占据。
“哈哈!好,好啊!”
李二的大笑之声,顿时吸引了所有人,房玄龄几人更是怔然看向李二,看李二这个样子,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这起码代表着急报中的消息,是一个好消息。
但具体是什么好消息,几人一时间都想不出来。
李二一阵畅快的大笑,多久了,自他登位快一年了,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的好心情了,今日总算是出现一个对他而言,让他无比高兴的消息。
片刻,李二收起笑声,转身看向房玄龄等人。
“诸位,刚刚传来消息,原臣服颉利的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落,起兵反叛突厥了,突厥内部,发生矛盾了!
并且,颉利派突利前去镇压叛乱,最后突利大败,狼狈逃回,不仅被颉利鞭打,还被软禁十余日,又向突利部征兵被拒。
足以说明,突利对颉利,必然心生不满,然而突利必然不是颉利对手,为了牵制颉利,突利必然会来找朕。
如今,我们的机会来了!”
李二满脸解气,当初在渭水旁签订的耻辱条约,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这个恨,比对李元吉的恨都还要来得强烈。
与李元吉,不管怎么说都是大唐内部的事情,然而突厥可是异族,他才成为大唐的皇帝,就被迫签订城下之盟,这个耻辱,李二可是一点都不敢,也不能忘记。
而现在,突厥这么快就出现了内乱,李二怎么能不高兴,他一心想要找回场子,突厥越乱,他越高兴。
突厥乱起来,说明他复仇的机会更大了,最为重要的是,他不用等那么久了。
李二很清楚,巅峰突厥是什么样的战力,突厥十八部紧密联合在一起,大军二三十万,还特么是骑兵,就这股力量,别说现在贞观初期,放到贞观十多年,李二都没法轻视。
下方的房玄龄等人听后也是一脸的激动,这已经真的是他们兵变成功以来,难得的好消息了。
想想之前面对的种种,这一刻每个人都觉得不容易,李元吉的咄咄逼人,虎视眈眈,北有突厥与吐谷浑,整个大唐,就没有一面是安宁的。
原本东、南两侧都没有人在意,但偏偏李元吉将这些小国全部整合了,加上强大的冶炼制造能力,以及先进的大船,让他们所有人都无比压抑,如今总算有了一个宣泄口。
突厥的内乱,不仅让他们有更快复仇的可能,更是让大唐走出被李元吉包围的契机。
只要突厥能够解决,到时大唐北地的大军,都能得到解放,起码可以拿出一二十万军投入到其他战场,可以全力应对正在强大的李元吉。
兴奋片刻,杜如晦率先站出开口。
“陛下,如今突厥内乱,这个机会我们必须要把握住,可以联系回纥、薛延陀、拔野古等部,尤其是突利,既然他有这个想法,那便遣人对他进行游说。
可以对他们提供军械支持,并且同他们开放贸易往来,同时取得我们所需的战马。
得到的钱财,用来组建骑兵,以便后续对突厥的用兵!
同时,我们当在大军之中挑选出精锐,从现在开始进行操练,为后面出兵颉利而准备,届时有着突利与薛延陀等部的配合,灭了颉利后,扶持亲近大唐的部落上位,管控突厥。
然后利用这个优势,对周边进行扩大,如今齐王封地越来越盛,大唐必须要扩大疆域。
而扩大的方向,便是向西,将大唐的影响力,扩张至天竺等地,遏制齐王的发展,逐步压缩!”
杜如晦话音落下,长孙无忌同样站了出来。
“陛下,克明所言,臣附议,不过与突厥的往来交易,不可过大,不能灭了颉利,又出现一个突利,亦或者其他人,必须让突厥各部先打起来。
我们可以给突利等部承诺,给他们绝对的支持,让他们用钱,用物资,用战马来换,总之用我们需要的,来换他们需要的,这些,都是大唐给他们的支持。
齐王的这套方法,臣以为当用,大唐不出兵下场,而是让他们自己打,最后大唐再出兵,到时无论是扶持亲近的人,亦或者直接将突厥之地并入大唐,都为可行。
但这个前提是,必须要压制突厥的实力,实力太强,时日一久,必然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必须得防!”
长孙无忌话音落下,房玄龄也在此时出声。
“陛下,臣也同样这般认为,在这期间,臣认为当率先对吐谷浑用兵,吐谷浑紧邻苏毗,苏毗又被吐蕃灭国,陛下可联系苏毗遗孤,让他回到苏毗进行起义。
同时攻下吐谷浑,则是为了更好的支持苏毗反叛吐蕃,只要大唐占据吐谷浑之地,齐王在吐蕃的谋划,则必然无法成功。
明年秋收过后,民生便能恢复不少,届时拥有足够的粮食,可以让大军进行作战。
灭了吐谷浑后,回头再灭颉利。
吐谷浑涉及到大唐向外扩张最为重要之地,而颉利,只是为了消除北地边境之患,以及雪耻。
请陛下当分清先后,洗刷耻辱是必然,但齐王的扩张,必须要进行阻拦,突厥只是小疾,齐王那里,才是大患。”
房玄龄口中的明年恢复不少民生,便是与如今大唐实行的制度有关,如今大唐实行的是均田制,就是主动给天下百姓授田。
满十八岁的青壮以及丁男,都会获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疾之人也会得到口分田四十亩,若是户主,另外还会得到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
而唐朝的纳税,也是使用的租庸调。
正是因为这个制度,大唐初期民生恢复极快,只要不出现较大的天灾,只要严格按照这个制度收税,两年内几乎就能差不多恢复过来。
尤其是大唐先后向岭南迁移差不多两百万人口,人口的减少,使得均田制能够更好的执行,因为有足够的田用来授田。
而均田制有没有弊端,当然也有,而且这个弊端,绝对不小。
大唐的繁华为何持续不久,这个均田制就最为重要的根。
别看大唐因为均田制以及和均田制搭配使用的租庸调让大唐民生得以快速恢复,但来得快,崩得也快,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田是有数量限制的,总数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
但人口的增多,却是每年都在增加,蛋糕就这么大,已经定下份额,然而分蛋糕的人却是越来越多,一个蛋糕,又怎么够分。
这也是在贞观中后期就会逐渐显现的,那就是授田的额度,其实根本不满额,比如一个十八岁的男子,理应得到八十亩口分田,二十亩永业田,但是实际得到,却是总共只有四五十亩。
然而纳税,却是按照总共一百亩地而进行纳税的,也是按照记录的授田额进行纳税。
然而这还是其中的一个问题,最为重要的问题,便是世家大族,地主豪强对土地的兼并,使得越来越多的百姓成为流民。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的繁华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根本原因,地上收不上来税,百姓流离失所,从杨坚开始定下的盐免税,持续到开元年间,朝廷不得不征收盐税来弥补国库的亏空。
从均田制到后面的两税法,为什么要寻求改变?为什么要实行两税法?
就是因为均田制用不下去了,再使用均田制,大唐就完了,不得不改变而得来的。
正是因为这个均田制的特殊,也是能够实行府兵的重要原因,兵士自带粮草,也能够负担得起。
这开挂般的民生恢复制度,就是这么离谱,而这个制度一旦实行,就不会有人愿意去改,因为这个制度会让大唐越来越繁华,故而许多人哪怕看出这个制度未来的不足,但都不会提出,李二更是不会改。
一旦改变,就是变法,变法的未知,会使得他的地位受到冲击,同样也会让繁华的大唐,走向未知的一条路,不到那一步,是绝对不会进行改变的。
这就像你通过一种方式获得极大的利润,实现了财富自由,现在有人来告诉你,你的方法不对,必须得改,不然未来会倾家荡产。
而伱一旦改变,现在富足的生活就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了,而且这个雷到你死都不一定会爆发,你会改吗?你会忍着赚更多,过得更好的诱惑而去去改吗?
而房玄龄这么自信,就是基于如今大唐的人口少,均田制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明年秋收只要不是太差,大唐顿时就会变得粮食充足。
李二眉头紧皱,房玄龄几人说的,几乎都大差不差,那就是让突厥更乱,然后他们再用李元吉的方式,大赚一笔的同时,控制突厥。
而房玄龄的话语与杜如晦、长孙无忌最大的不同则是,要先攻吐谷浑,随后再来收拾突厥。
在李二心头,这是极为不愿的,因为既然有了充足的粮食,要打就应该先打突厥,先雪耻,这个耻辱一日不报,他就一日都睡得不踏实。
但偏偏房玄龄所提到的李元吉,也是他心头的痛,更是他认为真正的对手。
突厥再怎么样,都无法威胁到他皇帝的位置,只是受辱,然而李元吉不同了,李元吉是真的能够直接威胁他皇帝这个位置的人。
他这个位置怎么来的,李世民很清楚,对付突厥,大唐之内还可以人人对外,但对李元吉就不同了,投降李元吉也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
同样都是李渊的儿子,只不过是为了争皇帝这个位置,属于内乱,与突厥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然而即便是打吐谷浑,也不是那么轻松的,吐谷浑的实力,也不那么差,这就让李二很是纠结。
过了片刻,李二看向房玄龄等人。
“你们先下去落实定下的事情,至于先打吐谷浑还是先打突厥,朕再想想。”
房玄龄几人也没有催促,这个决定,他们很清楚不是那么好下的,涉及到大唐的战略先后。
在几人退出去后,李二直接坐在椅子上,不断思考着这个事情的利弊。
不一会,李二睁开眼。
“来人,去请李靖入宫,朕有要事相商。”
先打吐谷浑还是先灭突厥,最为重要的还是打吐谷浑需要多久,能不能打下来,那么领军人的意见,就尤为重要。
至于为什么叫李靖,在李二心中,无论是打吐谷浑还是灭突厥,李靖都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选。
时间逐渐过去,李靖的身影缓缓踏入殿内,步伐稳重。
“参见陛下。”
“药师快起,坐。”
李二看着李靖,迅速出声。
“谢陛下。”
李靖再次抱拳行礼,才坐在殿中的椅子上。
看着李靖,李二也没有试探,直接将事情与李靖说出。
“药师,若是让你率军攻灭吐谷浑,需要多少军?多久可灭?”
李二认真的看向李靖,李靖接下来说的话,将会是先灭突厥还是先灭吐谷浑的重要参考,李二不得不慎重。
感谢:‘书友20230530115416678327389’的300币赏!再次感谢大佬的打赏支持!
如今他做的这些部署,都极为被动,是被迫的选择,李元吉先他一步进行部署,而他一步慢,只会步步慢。
无论是哪一侧,尤其是西方的天竺,路途遥远,一来一回,不知得多少年,这些部署能不能起效果,都还是未知之数。
想想如今李元吉的封地,李二就是一阵头大,李元吉如今的封地,不知不觉已经这么大了,再这样发展下去,比他大唐的疆域都还要大了。
以往没有任何一人在意过的周边小国,如今被李元吉串联起来,他们才发现原来威胁是这么的大。
事实来得太过仓促,让他以及底下群臣一时间都有些猝不及防。
忽然,殿门被推开,李君羡匆忙走了进来。
“陛下,北地传来急报!”
李二瞳孔一缩,北地急报?难道颉利准备反悔,撕毁条约?
底下房玄龄等人同样一惊,北地的急报,怎么看都不像是好消息。
李二将急报拿来一看,脸上的沉重逐渐消失,笑容逐渐占据。
“哈哈!好,好啊!”
李二的大笑之声,顿时吸引了所有人,房玄龄几人更是怔然看向李二,看李二这个样子,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这起码代表着急报中的消息,是一个好消息。
但具体是什么好消息,几人一时间都想不出来。
李二一阵畅快的大笑,多久了,自他登位快一年了,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的好心情了,今日总算是出现一个对他而言,让他无比高兴的消息。
片刻,李二收起笑声,转身看向房玄龄等人。
“诸位,刚刚传来消息,原臣服颉利的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落,起兵反叛突厥了,突厥内部,发生矛盾了!
并且,颉利派突利前去镇压叛乱,最后突利大败,狼狈逃回,不仅被颉利鞭打,还被软禁十余日,又向突利部征兵被拒。
足以说明,突利对颉利,必然心生不满,然而突利必然不是颉利对手,为了牵制颉利,突利必然会来找朕。
如今,我们的机会来了!”
李二满脸解气,当初在渭水旁签订的耻辱条约,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这个恨,比对李元吉的恨都还要来得强烈。
与李元吉,不管怎么说都是大唐内部的事情,然而突厥可是异族,他才成为大唐的皇帝,就被迫签订城下之盟,这个耻辱,李二可是一点都不敢,也不能忘记。
而现在,突厥这么快就出现了内乱,李二怎么能不高兴,他一心想要找回场子,突厥越乱,他越高兴。
突厥乱起来,说明他复仇的机会更大了,最为重要的是,他不用等那么久了。
李二很清楚,巅峰突厥是什么样的战力,突厥十八部紧密联合在一起,大军二三十万,还特么是骑兵,就这股力量,别说现在贞观初期,放到贞观十多年,李二都没法轻视。
下方的房玄龄等人听后也是一脸的激动,这已经真的是他们兵变成功以来,难得的好消息了。
想想之前面对的种种,这一刻每个人都觉得不容易,李元吉的咄咄逼人,虎视眈眈,北有突厥与吐谷浑,整个大唐,就没有一面是安宁的。
原本东、南两侧都没有人在意,但偏偏李元吉将这些小国全部整合了,加上强大的冶炼制造能力,以及先进的大船,让他们所有人都无比压抑,如今总算有了一个宣泄口。
突厥的内乱,不仅让他们有更快复仇的可能,更是让大唐走出被李元吉包围的契机。
只要突厥能够解决,到时大唐北地的大军,都能得到解放,起码可以拿出一二十万军投入到其他战场,可以全力应对正在强大的李元吉。
兴奋片刻,杜如晦率先站出开口。
“陛下,如今突厥内乱,这个机会我们必须要把握住,可以联系回纥、薛延陀、拔野古等部,尤其是突利,既然他有这个想法,那便遣人对他进行游说。
可以对他们提供军械支持,并且同他们开放贸易往来,同时取得我们所需的战马。
得到的钱财,用来组建骑兵,以便后续对突厥的用兵!
同时,我们当在大军之中挑选出精锐,从现在开始进行操练,为后面出兵颉利而准备,届时有着突利与薛延陀等部的配合,灭了颉利后,扶持亲近大唐的部落上位,管控突厥。
然后利用这个优势,对周边进行扩大,如今齐王封地越来越盛,大唐必须要扩大疆域。
而扩大的方向,便是向西,将大唐的影响力,扩张至天竺等地,遏制齐王的发展,逐步压缩!”
杜如晦话音落下,长孙无忌同样站了出来。
“陛下,克明所言,臣附议,不过与突厥的往来交易,不可过大,不能灭了颉利,又出现一个突利,亦或者其他人,必须让突厥各部先打起来。
我们可以给突利等部承诺,给他们绝对的支持,让他们用钱,用物资,用战马来换,总之用我们需要的,来换他们需要的,这些,都是大唐给他们的支持。
齐王的这套方法,臣以为当用,大唐不出兵下场,而是让他们自己打,最后大唐再出兵,到时无论是扶持亲近的人,亦或者直接将突厥之地并入大唐,都为可行。
但这个前提是,必须要压制突厥的实力,实力太强,时日一久,必然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必须得防!”
长孙无忌话音落下,房玄龄也在此时出声。
“陛下,臣也同样这般认为,在这期间,臣认为当率先对吐谷浑用兵,吐谷浑紧邻苏毗,苏毗又被吐蕃灭国,陛下可联系苏毗遗孤,让他回到苏毗进行起义。
同时攻下吐谷浑,则是为了更好的支持苏毗反叛吐蕃,只要大唐占据吐谷浑之地,齐王在吐蕃的谋划,则必然无法成功。
明年秋收过后,民生便能恢复不少,届时拥有足够的粮食,可以让大军进行作战。
灭了吐谷浑后,回头再灭颉利。
吐谷浑涉及到大唐向外扩张最为重要之地,而颉利,只是为了消除北地边境之患,以及雪耻。
请陛下当分清先后,洗刷耻辱是必然,但齐王的扩张,必须要进行阻拦,突厥只是小疾,齐王那里,才是大患。”
房玄龄口中的明年恢复不少民生,便是与如今大唐实行的制度有关,如今大唐实行的是均田制,就是主动给天下百姓授田。
满十八岁的青壮以及丁男,都会获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疾之人也会得到口分田四十亩,若是户主,另外还会得到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
而唐朝的纳税,也是使用的租庸调。
正是因为这个制度,大唐初期民生恢复极快,只要不出现较大的天灾,只要严格按照这个制度收税,两年内几乎就能差不多恢复过来。
尤其是大唐先后向岭南迁移差不多两百万人口,人口的减少,使得均田制能够更好的执行,因为有足够的田用来授田。
而均田制有没有弊端,当然也有,而且这个弊端,绝对不小。
大唐的繁华为何持续不久,这个均田制就最为重要的根。
别看大唐因为均田制以及和均田制搭配使用的租庸调让大唐民生得以快速恢复,但来得快,崩得也快,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田是有数量限制的,总数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
但人口的增多,却是每年都在增加,蛋糕就这么大,已经定下份额,然而分蛋糕的人却是越来越多,一个蛋糕,又怎么够分。
这也是在贞观中后期就会逐渐显现的,那就是授田的额度,其实根本不满额,比如一个十八岁的男子,理应得到八十亩口分田,二十亩永业田,但是实际得到,却是总共只有四五十亩。
然而纳税,却是按照总共一百亩地而进行纳税的,也是按照记录的授田额进行纳税。
然而这还是其中的一个问题,最为重要的问题,便是世家大族,地主豪强对土地的兼并,使得越来越多的百姓成为流民。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的繁华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根本原因,地上收不上来税,百姓流离失所,从杨坚开始定下的盐免税,持续到开元年间,朝廷不得不征收盐税来弥补国库的亏空。
从均田制到后面的两税法,为什么要寻求改变?为什么要实行两税法?
就是因为均田制用不下去了,再使用均田制,大唐就完了,不得不改变而得来的。
正是因为这个均田制的特殊,也是能够实行府兵的重要原因,兵士自带粮草,也能够负担得起。
这开挂般的民生恢复制度,就是这么离谱,而这个制度一旦实行,就不会有人愿意去改,因为这个制度会让大唐越来越繁华,故而许多人哪怕看出这个制度未来的不足,但都不会提出,李二更是不会改。
一旦改变,就是变法,变法的未知,会使得他的地位受到冲击,同样也会让繁华的大唐,走向未知的一条路,不到那一步,是绝对不会进行改变的。
这就像你通过一种方式获得极大的利润,实现了财富自由,现在有人来告诉你,你的方法不对,必须得改,不然未来会倾家荡产。
而伱一旦改变,现在富足的生活就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了,而且这个雷到你死都不一定会爆发,你会改吗?你会忍着赚更多,过得更好的诱惑而去去改吗?
而房玄龄这么自信,就是基于如今大唐的人口少,均田制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明年秋收只要不是太差,大唐顿时就会变得粮食充足。
李二眉头紧皱,房玄龄几人说的,几乎都大差不差,那就是让突厥更乱,然后他们再用李元吉的方式,大赚一笔的同时,控制突厥。
而房玄龄的话语与杜如晦、长孙无忌最大的不同则是,要先攻吐谷浑,随后再来收拾突厥。
在李二心头,这是极为不愿的,因为既然有了充足的粮食,要打就应该先打突厥,先雪耻,这个耻辱一日不报,他就一日都睡得不踏实。
但偏偏房玄龄所提到的李元吉,也是他心头的痛,更是他认为真正的对手。
突厥再怎么样,都无法威胁到他皇帝的位置,只是受辱,然而李元吉不同了,李元吉是真的能够直接威胁他皇帝这个位置的人。
他这个位置怎么来的,李世民很清楚,对付突厥,大唐之内还可以人人对外,但对李元吉就不同了,投降李元吉也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
同样都是李渊的儿子,只不过是为了争皇帝这个位置,属于内乱,与突厥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然而即便是打吐谷浑,也不是那么轻松的,吐谷浑的实力,也不那么差,这就让李二很是纠结。
过了片刻,李二看向房玄龄等人。
“你们先下去落实定下的事情,至于先打吐谷浑还是先打突厥,朕再想想。”
房玄龄几人也没有催促,这个决定,他们很清楚不是那么好下的,涉及到大唐的战略先后。
在几人退出去后,李二直接坐在椅子上,不断思考着这个事情的利弊。
不一会,李二睁开眼。
“来人,去请李靖入宫,朕有要事相商。”
先打吐谷浑还是先灭突厥,最为重要的还是打吐谷浑需要多久,能不能打下来,那么领军人的意见,就尤为重要。
至于为什么叫李靖,在李二心中,无论是打吐谷浑还是灭突厥,李靖都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选。
时间逐渐过去,李靖的身影缓缓踏入殿内,步伐稳重。
“参见陛下。”
“药师快起,坐。”
李二看着李靖,迅速出声。
“谢陛下。”
李靖再次抱拳行礼,才坐在殿中的椅子上。
看着李靖,李二也没有试探,直接将事情与李靖说出。
“药师,若是让你率军攻灭吐谷浑,需要多少军?多久可灭?”
李二认真的看向李靖,李靖接下来说的话,将会是先灭突厥还是先灭吐谷浑的重要参考,李二不得不慎重。
感谢:‘书友20230530115416678327389’的300币赏!再次感谢大佬的打赏支持!
本文网址:http://www.xsphw.com/xs/2/2323/24261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sphw.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