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5章 品《维摩诘经》(33)

推荐阅读:燕归尔新书入骨宠婚误惹天价老公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我的模拟长生路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人族镇守使万相之王反派:开局喂萝莉女主吃进口糖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我是仙

    什么是喜?
  “何谓为喜?”
  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帮助人的、利益人的,决不后悔,就是喜。”
  有时大家做了好事又后悔,像是布施二贯钱,后来想想,其实一半就可以了,就后悔了。
  贪、嗔、痴、慢、疑、悔,为什么在根本烦恼中有这么重要?
  每个人一天到晚都在后悔中,比如吃饭,多吃了半碗,饭后要吃消化药,后悔多吃了,这也是悔。
  真正的喜心是,布施出去了就完了。
  我常劝那些人不要向人化缘,四川人讲:“劝人出钱如钝刀割肉”,让人愈想愈痛,不是功德啊。
  有个故事说孙悟空成佛之后,世界上出了个魔王,神通本事比孙悟空还大,大闹世间。
  大家公推降魔,了一看,这个魔王我老孙降伏不了。
  就去找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在打坐,懒得理,叫他去西天找佛。
  佛就找了一个小沙弥,给了他一个小小的黄包袱上路。
  小沙弥去找魔王,魔王正待发作,小沙弥请他先看个东西,就从黄包袱中拿出化缘簿,请魔王写个名字,魔王一看就跑了。连魔都怕这个,你们不要随便去化缘。
  这个“欢喜无悔”非常难,你帮助过的人后来对不起你,你一定愈想愈后悔当初去帮他。能做到“怨亲平等”,才是功德。
  “何谓为舍?答曰:所作福佑,无所希望。”
  我常说,一看到宗教徒就怕,当然我不是宗教徒,更不是佛教徒,因为我不够资格,我不是慈悲喜舍,一副魔王面孔。
  我为什么怕教徒呢?这些人一到他们教主的像前,就下跪求平安求财富,都是求。
  如果这些教主、神明因为人家拜了就保佑他们,那第一就犯了贪污罪,收受贿赂。
  宗教应该是好的人你要救,不好的人更要救,拜了他要照应,不拜他的也要照应才对。
  所以这些宗教徒的心理很可怕的,都是有所求。
  大乘菩萨是一切放下,施与人家的恩惠记都不记,没有任何希求,所做的功德自己不求回报。
  乃至你打坐修行都不求成佛,只求自己心中的安详,因为自己的安详能影响到他人也安详,如此而已。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
  这是一个大问题。
  人生都在怕中过,今天怕明天,年轻怕老,老了怕死。
  最大的问题是怕死,死了到哪里去?
  生又从哪里来?
  刚才讲了个四川土话:“劝人出钱如钝刀割肉”。
  四川人风趣的话很多,他们还有句土话:“除死无大事,讨饭到了家。”
  人生除死以外再没有大事,穷到了去讨饭,是穷到家了,没有再穷的了。
  如果讨饭都讨不到,那就是第一句,就是死嘛。
  这句话比皇帝的气派都大,人生除了这个还有别的吗?
  生死是大问题,众生在生死中都有恐惧。
  尤其到断气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人肯死。
  这是真的,我看多了。
  有一次一个老朋友从医院打电话给我,要我去一趟,因为他马上就要走了。
  我去了,他说,“这几年受了你的影响,对生死看得淡了,但还剩下几十万块钱,要我帮他决定是土葬还是火葬。”
  我听了火冒三丈,但硬忍下来了,就告诉他,你学佛几十年,还写了许多书和文章,像是悟了道的,为什么到了这个时候还这么不通?
  佛说一火能烧三世,你死了剩几根骨头还要装个棺材运回家乡埋葬,为什么不把这钱用来做点好事?当然是火葬嘛!
  他勉强点了头,但是后来还是交代用土葬,把剩下来的钱全部用掉。
  唉!这种事我看多了,中国人有句老话:“好死不如恶生”,最痛快的事都不愿意干。
  我常去看临死的朋友,人将死的时候,味道很难闻,有股尸气,每次去都是准备生场病的。
  文殊师利菩萨在这里问怎么样了生死,学佛的人死后到哪里去。
  这个问题要详细地讲,起码好几个钟头。
  真得道的人一念空,到死的时候很容易明心见性,中阴身最容易得道悟道。
  学佛的人常常讲,自己要是修好就可以不用来了。
  我就问,“你要到哪里去?你有去西方极乐世界吗?能不能去得了,还是问题。你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乱,那还有希望,否则就难讲了。”
  对不念佛的人,你死了不来,不来是去了哪里?所以叫你们修白骨观,做空观,你修得成,到时一脱离身体,一空灵马上认得,就定住了。
  几千年几百年不来,在这里定住很舒服,那是可以。
  没有这本事就不行了。
  不过大乘菩萨还不住在这样空灵的境界。
  现在根本的题目来了。
  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
  这个话是密宗了。
  从表面文字看,是说菩萨于生死中,靠如来的功德力量来接引。
  佛当然是会接引你的,但你平时不烧香,靠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
  万一如来正巧感冒了,没能来接引你,那你去哪里?
  什么是如来?这就要批注了。
  你们念过《金刚经》的,如来代表一切众生、一切佛的自性本体,“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生不死,如如不动,当下即是,是如来境界。
  你没有功德成就,就做不到如如不动,就空不了。
  所以,了生死要依自性如来,不是靠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
  “当依如来”,这如来一方面是代表佛的名号,所有的人成了佛都是如来,另一方面是代表自性。
  

本文网址:http://www.xsphw.com/xs/1/1844/19935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sphw.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