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章品《维摩诘经》(28)
推荐阅读:燕归尔新书入骨宠婚误惹天价老公、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我的模拟长生路、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人族镇守使、万相之王、反派:开局喂萝莉女主吃进口糖、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我是仙、
什么才是真正在求佛法?
我们自我反省一下,有哪一个学佛不是在这五阴里转够跳出五跳出五阴就对了。
但是在五阴上求法修行对不对呢?初步是对的,道理何在?好比你要做个桌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把木工做好,就要有锯子、斧头、钉子这些工具。也
以修行来讲,六根、五阴就是工具,所以从行识入门并没有错,但是不要被它们所转,不要执着这些境界。
如果执着在行识的境界,以为这个是佛法,那就错了。
我们要了解《维摩诘经》所讲的,是上乘的大乘菩提正道,是证得菩萨道的究竟之论,你初步从行识入手没有错,到最后应无所住就对了。
刚才说的“非有界入之求”,是把五阴再分析变成十八界。
例如打坐时心中念佛,是在意识界里修,你作观想也是在意识界里,这在密易读生起次第,把意识上本没有的东西使它生起来。
好像观想佛,密宗非常注重形象的佛,或雕塑的、或绘画的,每个人要有个小坛场(就是道场或佛堂),或称坛城或曼达拉(曼荼罗、曼陀罗)。
打坐时佛像要对着自己眉心位置高度,叫瞪目视佛,若佛像眉尖明珠,看久了慢慢也忘记看了,眼睛也不看了,一切忘了,就是观佛眉尖的明珠入定。
传这样的修法已经是不得了的,你们该欠我哈达和供养了,我这么随便讲出来了,所以我碰到打雷就怕。
讲正经的,我的观念不同,道是天下的公道,法是天下的公法,不属于我的,只要诚心来学的,我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来磕头供养那一套。
我和许多老喇嘛说,有一天我会把密法全部公开的。
他们说要得到我本尊许可才行,就是要有文殊菩萨、佛答应。我说:放心吧!早答应了。
佛要度众生嘛!有什么秘密呢?为什么一定要磕头要供养?
但是学人不诚心,也是学不到,学到了也不会修,也等于白学。
总之,观佛像这个法门是从十八界的眼界来修,必须修得生起次第,意境上生起,无中生有,就是要先把佛像看清楚,影像留住才观得起来。
你说,这不是着相了吗?显教说要断除一切妄想,不错的,但是在妄想没有断除以前,你只好借用妄想。
所以一心不乱是加重妄想,怎么加重呢?把所有的妄想集中在一点上了,他的理论方法是以楔出楔。
中国盖房子不用铁钉,用的是木钉,叫作楔,要取出先前打入的木钉,就再打入一支木钉,把先前的钉子推挤出来,叫作以楔出楔。
我们用功时妄念断不了,如何清净呢?只有把所有的妄念集中在一点,叫作系心一缘,把所有的心都放在一点,念佛法门也是这个道理。
以楔出楔还有个比方,面粉洒散了怎么收拾?
就拿一把面粉沾湿了,捏成一团,再用这一团去黏散开的面粉,就可以黏光了。
修行的方法也是如此,由系心一缘开始。
用这方法去观想佛像,观得起来时,在意境上,身心内外就是佛像一尊,在密宗就叫做生起次第的成就。
无中生有,由真空生妙有,再由有归到空。把所有的面粉黏成了一团,然后把这一团丢掉,一点面粉也不剩了。
从有归到空,叫圆满次第。所有的修持方法就是这个原则,没有第二个原则的,这也就是不二法门了。
所以分析五阴的求法之后,最后的成就不落在十二根尘,不落在眼根,不落在色尘等等之间。
好了,这两句经文我们了居士传懂了,可是到达这个程度是学佛法的成就吗?没有。有句成语说,修道的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三界是佛家的话,五行是道家的话,这是说修道成仙成佛了。
道家讲的五行是从物理入手,所以用金木水火土物质来代表,佛家文化从心入手,所以是讲色受想行识,道理是一个。
我们学佛的人要随时反省自己的起心动念,今天去庙上磕头供养,为自己求福报。名词
做了好事想得善报,这也是求福报。
因为我修行,三五十好一点,这是人之所想,比做生意还功利。以此求道,何道能成啊!
你看这经文,你如果要把它翻成外文可不要简略,不要乱翻。烦琐
有位居士想批注佛经,去见南阳慧忠国师,忠国师嘉许他能发心,然后让小和尚拿碗水,碗中放七粒米,碗上摆只筷子,问居士知不知道这什么意思,居士不懂。
忠国师就说,连我这老和尚的意思都不懂,你能其他的意思吗?还想批注佛经?
这里维摩居士再起一段话。
他为什么要再叫一次舍利弗呢?在古文作文时,这一句话会被先生用红笔给你杠掉的,你重复了。
这要了解佛经是对话录,这是表情,是个层次,是个阶段。
维摩居士讲到这儿,其他一下舍利弗,看他懂了没有,然后说:唯!舍利弗,我再告诉你。
“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上面说真正佛讲在五阴中、不在十八界中、也不在三界中求。
再进一步说,也不在佛、法、僧三才。
这里要注意这个“着”字,是黏着的意思。
“自己是指僧伽、僧众,也可以是单一个僧,一个比丘就可以代表古往今来一切十方三世圣贤僧。
真正的求法,执着佛、执着法、执着僧也错了。
但是你不要读了这一句,就不皈依三宝了,那是妄语,你没有到这个境界。
这里讲的是上乘的不二法门,真正的解脱道。
“若言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也。”
执着了苦做灭道四谛法门就是戏论,就不是佛法。这很严重了,《维摩诘经》所批驳的苦集灭道,是小乘佛学的基础,但是我们不要上维摩居士的当了,告诉你:戏论也是佛法。
是什么佛法?方便法门。要明白世界上任何教育手段的本质,都是诱导法,都是用哄的。
诱导就是佛不太的方便法门,固然从无上佛道观点批驳戏论,但戏论也是佛法,是方便法门。
《涅盘经》上说:指黄叶为黄金,为止儿啼而已。
小孩子哭了,就拿个黄叶哄他,说是黄金,他就不哭了,不哭就好了嘛!
就是用诱导的方法使他不哭,不受这个烦恼。
一切佛法也都是指黄叶为黄金,为止儿啼而已啊!
我在峨嵋山庙里闭关时,第一天入关,在大殿至少要到了初禅得这个字之好,是一气连下来的。
这对子不但字好,对子作得也真好:
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犊返
风飒飒雨洒洒飘飘黄叶止儿啼
真高明极了,全部佛法的道理都讲完了。
唯!舍利弗!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这里牵涉到对佛法认识最基本的问题。根据本经,真正佛法是自性寂灭的。
涅盘有时也翻成寂灭,还有一个翻法叫圆寂,这都是不得已的翻法,整个涅盘的意义只表达了十分之一。
一提到涅盘或是寂灭,普通人就联想到死亡,什么都没有了。
其实涅盘真正的意义包括了:常、乐、我、净,四个要点。
涅盘在印度不只是佛教用语,婆罗门和其它宗教都有用到涅盘,而且是指神妙不可思议、无上安乐、生生不已的意思,也不是指死亡。
中文把涅盘翻成圆寂,现在来看,实在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圆”有圆满、包含一切的意思,既充实又空灵,不一定是空,也不一定是有。
“寂”不一定是没有,是代表干净、宁静、安详。
涅盘有时又被翻成无为,是借用了《老子》的名辞。
《老子》讲无为并不是没有,也不是不动,所谓“无为者无不为”。
你可不要多加一字,变成无为者无“所”不为就糟了。
用而不用、动而不动是无为。
但是无为还是不足以完整翻出涅盘的意义,到了唐代的玄奘法师,就分开成“有余依涅盘”和“无余依涅盘”(有人也翻成“有余涅盘”、“无余涅盘”)。
在无为的观念再加上有、无,使道理更清楚。
佛法最高目的是证得涅盘,不是学死亡。
小乘所证得的道偏向于空,认为得了空就什么都放下了,在空的境界而不动,这在佛法是属于有余依涅盘。
比方说人睡着了,也什么都不管了,但是睡眠不是死亡,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在睡眠时,身心内外一切事都仍然存在,所以虽然在睡眠时说放下了一切,但不是彻底休息。
有余依涅盘,就是用来形容小乘的证果境界,还是有剩余的,还有连带的。
大乘的佛果是无余依的,毕竟空的。
维摩居士对舍利弗说,“法名寂灭”,真正佛法所求证的是寂灭,寂灭是圆满清净安详安乐的,有时这个境界用之于佛土,就叫作净土。
可是一般人学佛,对这第一义谛没有认清楚,都在生灭法中做功夫。
严格说来,不论哪一宗,所修的法都在生灭法上转。
比方,念佛就是起心动念,用念头在念。
思想念头是生灭的,前一念灭了,后一念就接上来了。
譬如我们在讲话,在听话,也都是生灭法,当你听到这声音,这个观念就过去了。
一切的心行(心理行为),以及知觉状态,完全是生灭法。
念佛、念咒、观想法门,都是求佛法入门的方便,抓住了这种方便,当作是佛法的究竟就糟了,修一辈子也不能证到涅盘之果。
天台宗有数息法门,到了唐朝,道家吸收了这个法门,归纳成四个字:“收、视、返、听”。
把眼神回转来,内观、内照,耳朵听呼吸。
后来到了西藏密宗,就演变成修气脉,那方法就多了。
所以维摩居士告诉我们:“若行生灭,是求生灭”,与求佛法背道而驰。
《楞严经》上佛说的名言:“因地不真,果遭纡曲”,你动机、观念不正确的话,你用各种方法去修,都是在走冤枉路。
《法华经》也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这个“法”用当下的话来说,包括了一切理、一切事、一切物。
《法华经》这句话说,宇宙万有一切的现象是此生彼灭的,它的本来是清净的(所以是“自”),用不着你去求个清净。
用《法华经》来对照《维摩诘经》这句话,就很清楚了。
我岔进一个禅宗故事,你们参参看。
有位禅师读到《法华经》这里就悟了,他告诉一同参禅的道友说,佛讲的这句话只讲了一半,什么理由呢?“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只讲了法身的清净面,没有讲法身的起用,是留给我们去参的。
大家不服,要他把下一句讲出来,他就说:“春至百花开,黄莺啼柳上。”
他露了消息吗?有的,涅盘境界是生机活泼的。
“法名无染,若染于法,乃至涅盘,是则染着,非求法也。”
真正佛法本来就没有染污的,既然自性本来涅盘清净,不是凡夫善恶业果所能染污上去。
假使你认为自性是受染污的,因此我要去掉染污而证得涅盘,就又染污了,染污了清净。
虽然去了恶念,又被善念盖上,也是染污。
就比如我们的眼睛进不得沙尘,纵然是名贵的黄金粉,放进眼睛也是受不了。
《维摩诘经》这里是破除小乘观点,小乘要去恶念染污,要断惑证真。
大乘是要努力行善去掉恶念,但最后善念也空,把它舍掉,善果回向一切众生,自已一无所留,善恶两头都不取,用不着断惑,自性本来清净。
“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维摩诘经》这里,每一句话的层次愈来愈高了。
他告诉舍利弗,自性本来寂灭的,不要以生灭心求寂灭之果,会走错路。
又因为自性本来寂灭,所以它不受一切染污的,恶法、善法都不可能染污它。
这是两个层次。
现在是第三个层次,真难懂了。
“行”有三种读法,有读如“形”,有读如“杭”,也有读如“恒”。
像《普贤行愿品》,就有人坚持要读成“恒愿”。
其实,每种读法都是对的。大多数的佛经是唐朝年间翻译的,唐朝的中文发音,比较接近客家话或广东话,“行”字就是读如“杭”。不论怎么读,意义是一样的,这是顺便提到。
中国文化讲五行,《易经》也讲“天行健”,行代表着运动的观念。
佛法的行是很难了解的,前面讲五阴时稍为提过行,用当下话讲是本能的活动,这样你会比较容易了解。
身体的本能也会恢复健康,所以生病不吃药,硬熬一熬有时也会熬过去了,因为我们身体的本能是新陈代谢、血液和气脉运行,这就是行阴的作用,永远在转。
修持到行阴停了,那就是禅定得到了气住脉停,呼吸停止,甚至毛孔呼吸也停了,血液不循环。
那是三禅定以上的境界,不过这时识阴还没停,虽然呼吸停止了,脉也停了,脑还没有死,脑神经还有微波的,这都是医学可以证明的。
维摩居士讲“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
这是什么行?不是我们刚才讲的行,但有连带关系。
这里是讲行愿的行。
一般人讲自己在修行,认为修行就有功德,这就像讲自己念了一百万次往生咒,是这样的心理。
这就是行法,是佛法也没错,是人天乘果的修行。
但是依《维摩诘经》所讲的第一义谛菩提大道,执着于修行为修行,就错了。
所以大乘的修法就叫你随时要回向,要施舍出去。
你能施舍给一切众生,实际上一切众生也会施舍给你,这就是常用的标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尽管去布施,布施完了,这个力量会回转给你。
如果执着了行愿为究竟,就被修行法门(行法)所绑住,是不会证得彻底的涅盘之果。
所以大乘菩萨要行愿也空,空不是没有,是舍、放下。因此,维摩居士说“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
这个问题就出在执着了。
行处法也是意识境界,不是真正求佛法。
有些道友问,我打坐三年了,怎么一点成果都没有?
我告诉他,这又不是在做生意,不能用时间来计算。见地观念到了,也许剎那之间你就悟道了;见地观念不到,八万劫也没有用啊!这是第三层的说明。接下来是第四层。
法无取舍,若取舍法,是则取舍,非求法也。
刚才讲“法无行处”,虽然在修行中,也不以为自己在修行。
因此大菩萨虽然在作六度万行,心理没有自己在作菩萨行的观念。
如果有了这种观念,就着了相,非菩萨道。
但是,我们听到这里就会产生一个观念:法是有取舍的。
取舍什么?学佛法修行如果不抓住修行,不自己抓住修行的功德,要舍,这岂不是又落入一边了?
落入有取有舍了,也不是究竟,不是中道观。
因此维摩居士更进一步说:“法无取舍”,他对舍利弗真是苦口婆心啊!步步叮咛,一层一层上来。如果有取舍,就非求法了。
初学佛的人,常常对法有取舍,取舍在哪里?有些人执着净土,大骂禅宗、密宗。
学禅宗的人说,净土是愚夫愚妇笨人学的,我要学最高的。
执着密宗的又说,只有密宗才是至高无上的。
这种观念都是功利主义,也像是去买菜,专挑又好又便宜的。
结果常常忙着赶道场,学了密又学禅,好忙啊!我过去也是这么忙过来的,后来恍然大悟,也就不忙了。
当然我不是悟道,是悟到自己赶得太辛苦,干脆万缘放下,我还是我,多安详呢!
所以“法无取舍”,你们记住这句话,少走冤枉路。
《金刚经》也告诉你,一切法皆是佛法,那怕你只拜佛也会悟道。
我小时喜欢作诗,我父亲就给我一本书,要我背里面的诗。
我一读很欢喜,父亲说,这是附近一间庙子的和尚作的。
那位师父是打渔出身,一个大字不识。
他不知什么因缘,忽然出家了,经也不会读,就整天拜佛。
那庙子地面是石块铺的,他拜了九年,石块都拜出印坑来了。
后来他又忽然不拜佛,去睡觉了,一睡睡了三年,中间有时连睡几个月动都不动的。
他师弟在他屁股上放碗水,第二天再看都没翻掉,还以为他死了,好在他师父知道他是入定去了。
三年以后,他作文章作诗都会。
这是我亲身见到的,说明你拜佛或用什么法都好,只要诚恳、专心一致、系心一缘,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你搞净土、又参禅、又学密,到处找能让自己快一点成就的法门,好像在买股票一样,是一无所成的。
一门深入的话,诚恳拜佛也会悟道的。
佛法其实很简单,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专一就成功了,不要念“多心经”啊!
记得《金刚经》告诉过我们:“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现在再上一层。
“法无处所,若着处所,是则着处,非求法也。”真正佛法没有固定地点的,这个“处所”,小而言之指身体上的,像道家或密宗守窍,三脉四轮,都在身体上搞,这成了法有处所。
如果气脉感受是佛法,那你死了肉体没了,感受没有了,那佛法不是完蛋了吗?
这个生意不能做啊!大的处所,例如密宗观虚空,观蓝天,观日轮,这些都是方便法门,非究竟。
如果认为这是第一义谛,那就犯了法有取舍,犯了法有行处,犯了法着处所。
佛法是活泼泼的,你着了处所是呆板的。
“处”是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念佛是意处在念,观想也是。无上大法是无处所,用有处所之心求佛法,已经被处所困住,不是真正求佛法。有一位道友找我讨论,学佛很多年了。他说现在什么都对,就是觉得好像放不下,所以没有多大进步。
我说:“这个问题正是现在讲的,刚才不是听过了吗?所以你听经要拿到心上才用得到,不然就白搞了。”
“法无取舍”,你觉得一定要放下了才是,这就有了取舍,本来就是放下的。
譬如有人说自己的心无法空灵,你们现在专心听我讲话正是空灵嘛!否则你怎么听得进去,对不对?
本来不用放下,自然是放下的。
你有一个放下之心就有所取舍了,就是行于法,行于生灭法,行于取舍法,也是行于染污,因为你认为放不下是染污了,法是没有染污的,自性本来寂灭。
这位道友问:“那么该怎样呢?”
我说,“就是这样,没有那样,这样就是这样。如果你真到了这样就是这样也差不多了。”
所以一般人修持都有取舍心,或者求清净,或者求放下。
放下是个名称,你上了座想我要放下!放下!早就放不下了。
因为你有一个求放下之心,这个念头挡住了,就有所取舍。
那你问,我这么坐在那边岂不是傻不楞登?
嘿!就怕你不傻,真傻了蛮好。
世界上的人都太聪明了,所以找了许多烦恼,真求傻而不可得。
所以我说这一位道友是现身说法的菩萨,我们藉这个机会,给大家再把《维摩诘经》这一段讲了一次。
“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第一义谛、真正佛法是无相的。
我常说,一般人以有所得心来学佛,想求无所得果,是背道而驰。
所谓“相”,是佛学名辞,用现在的话讲,普通人都想求一个境界,尤其是学密法的。
有的人天生个性如此,这种人来找我,我就说:你不要跟我谈,最好去学密宗。
他一听,眼睛都亮了,还问我为什么。
我说:因为你脑子里充满了神秘主义。
很多人都是好奇,有神秘观念,打坐修道就想求个境界,若是没有境界,还要埋怨为什么没见放光、没这没那。
他这是求有相法,而佛法是无相的,非境界。
有个境界就有染污,有所取舍。
无上大法是“法名无相”的。
“若随相识”,你以为境界是佛法,“是则求相,非求法也。”那是错误的。
“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这更要注意了!
刚才讲无相的道理,大家研究过《金刚经》,其中谈了很多,我就不再多说了。
现在很流行禅宗,大家都知道六祖悟道的故事,他未出家前大字不识一个,听到别人念《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有所悟了。
当然后来见了五祖,所谓三更入室,才真的大彻大悟。这里《维摩诘经》也是说“法不可住”。
讲到这里,我要告诉你们,现在研究佛学最好的办法,近年来的著作最好不看,包括我的在内。
不是说这些完全不对,而是最好读原经。
这不只是研究佛学,做其它学问也应该读原典。
原典读熟了之后,可以“以经注经”,会融汇贯通。像我们读到“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可以注这里了,或也可以用《维摩诘经》这句话去注《金刚经》,就清清楚楚了,后人的著作就变多余了。
一位同道洗说他平日修行不错,有一次就很不对劲,最近他自己找到出路。
这是不在一起的好处,常在老师身边会依赖性太重,一有问题就找老师问。
那位同道忽然想到,白骨观中讲过要“易观”,修行做功夫要“知时知量”最重要。
同吃饭一样,你吃饱了不能再加一碗。
譬如做数息观,你不要老数下去,只要觉得呼吸到了息的境界,马上就要放掉数息,跟着就要用随息了。
随到心息相依,马上要换成止的境界,就是要易观,马上变更方法。
所以知时是要知道什么时间要换,知量是知道够了。
你练气功尽练下去就成了蛤蟆功,肚子鼓得那么大,越练脾气愈大。
《大学》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要不断地进步,今天的成就不算数,满足于今天的成就就是退步。
“法不可住”,你停留在一个境界,抓住某一点,“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
也不是佛法,法无定处。
佛也告诉过我们,“诸法不定”。不论你学哪一宗的,对了就用一用,明天不对了,这一宗就暂时摆一摆,后天又拿来用,你的目的是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取佛道,不被这些方法所困,才是真正学法。
接下来维摩居士快要作结论了,你看他说法是有层次的,不要把他当作平面的一篇读过去了。
“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
佛经分类中,《维摩诘经》在《大藏经》中不归在般若类。
《维摩诘经》这一段内容的要点,在《大宝积经》里也有。
《大宝积经》就是大杂烩,像百货杂铺,什么都有,不能归般若,也不能归法相唯识。
真要研究佛学,大宝积部的经典应该多看,所谓净土三经,也包含在大宝积部的。
像这样的佛经分类,很合现代人的用处,把人生用见、闻、觉、知四个字概括了。
见是眼睛所见的,闻是耳朵听到的,觉是感觉状态,身上感受,知是知觉状态,思想观念。
打坐时觉得腿麻、气脉发动了,是感觉状态的范围。
看到光是见的范围。
观音法门是听的范围。
《维摩诘经》告诉我们,真正佛法是不能用见闻觉知去求的。
大家反省一下,不论你学哪一宗,都是在用见闻觉知求佛法。
常有人告诉我他做了个什么梦,我一开口就骂他,又来痴人说梦,本来是梦幻空花,还没有睡醒。
见闻觉知就是在梦中,你求个境界,看见什么了,听见菩萨给你说法,都是在做梦。
真正佛法不在见闻觉知上求,假使在见闻觉知上去修佛法,那是凡夫境界,非求法也。
凡夫都在见闻觉知中转,各位现在号称听经,我冒充讲经,都在见闻觉知境界中。
修行还在这上面转,就走冤枉路了。放下,就在这个地方放下,放下了,不以见闻觉知为是,也不须要放下见闻觉知,不以见闻觉如为非。现在结论来了。
“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
开头讲自性本来寂灭,最后讲自性本来无为。
是不是很有层次?这就是以经注经的办法,你不要靠老师了,就把本经读熟就好了。
释迦牟尼佛就在你的前面,他就告诉你了,为什么不去求呢?
这里的结论是无为法,以有所求心,求无为无所得之果,是颠倒众生。
一切修行都是在有为当中求,是求有为法,非求法也,不是真正学佛。
我们形容维摩居士说法,如银瓶泻水,哗啦啦就倒出来,停都停不了。
他说法的气概像庄子的文章,不知道哪里来,只可借用李白的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形容。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最后吩咐舍利弗这一句,同《金刚经》一模一样。
真做到一无所求,就是如来大定境界,像我家乡那位和尚,他睡三年就是在定中,醒来只觉得是弹指间事,因为他完全静止了,无所求了。
“说是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得法眼净。”什么叫法眼净?
《金刚经》提到五种眼,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如果有人脸上长了五只眼,你看了非把他当怪物不可,不会认他作菩萨。
但是天人境界不一定啊!其它星球上众生,不一定长得像我们这样的,密宗画的佛像有那么多只手,像蜘蛛似的。
天人看我们可能觉得我们臭美,难看的要死。
我们认为是美食的,天人连闻都不敢闻的,好像我们看到狗吃大便似的,境界不同嘛!
我们如果真有修持,肉眼就具备了五眼,这是真的,《法华经》上说:“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你真到了,天眼、慧眼、法眼都会有。
我们自我反省一下,有哪一个学佛不是在这五阴里转够跳出五跳出五阴就对了。
但是在五阴上求法修行对不对呢?初步是对的,道理何在?好比你要做个桌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把木工做好,就要有锯子、斧头、钉子这些工具。也
以修行来讲,六根、五阴就是工具,所以从行识入门并没有错,但是不要被它们所转,不要执着这些境界。
如果执着在行识的境界,以为这个是佛法,那就错了。
我们要了解《维摩诘经》所讲的,是上乘的大乘菩提正道,是证得菩萨道的究竟之论,你初步从行识入手没有错,到最后应无所住就对了。
刚才说的“非有界入之求”,是把五阴再分析变成十八界。
例如打坐时心中念佛,是在意识界里修,你作观想也是在意识界里,这在密易读生起次第,把意识上本没有的东西使它生起来。
好像观想佛,密宗非常注重形象的佛,或雕塑的、或绘画的,每个人要有个小坛场(就是道场或佛堂),或称坛城或曼达拉(曼荼罗、曼陀罗)。
打坐时佛像要对着自己眉心位置高度,叫瞪目视佛,若佛像眉尖明珠,看久了慢慢也忘记看了,眼睛也不看了,一切忘了,就是观佛眉尖的明珠入定。
传这样的修法已经是不得了的,你们该欠我哈达和供养了,我这么随便讲出来了,所以我碰到打雷就怕。
讲正经的,我的观念不同,道是天下的公道,法是天下的公法,不属于我的,只要诚心来学的,我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来磕头供养那一套。
我和许多老喇嘛说,有一天我会把密法全部公开的。
他们说要得到我本尊许可才行,就是要有文殊菩萨、佛答应。我说:放心吧!早答应了。
佛要度众生嘛!有什么秘密呢?为什么一定要磕头要供养?
但是学人不诚心,也是学不到,学到了也不会修,也等于白学。
总之,观佛像这个法门是从十八界的眼界来修,必须修得生起次第,意境上生起,无中生有,就是要先把佛像看清楚,影像留住才观得起来。
你说,这不是着相了吗?显教说要断除一切妄想,不错的,但是在妄想没有断除以前,你只好借用妄想。
所以一心不乱是加重妄想,怎么加重呢?把所有的妄想集中在一点上了,他的理论方法是以楔出楔。
中国盖房子不用铁钉,用的是木钉,叫作楔,要取出先前打入的木钉,就再打入一支木钉,把先前的钉子推挤出来,叫作以楔出楔。
我们用功时妄念断不了,如何清净呢?只有把所有的妄念集中在一点,叫作系心一缘,把所有的心都放在一点,念佛法门也是这个道理。
以楔出楔还有个比方,面粉洒散了怎么收拾?
就拿一把面粉沾湿了,捏成一团,再用这一团去黏散开的面粉,就可以黏光了。
修行的方法也是如此,由系心一缘开始。
用这方法去观想佛像,观得起来时,在意境上,身心内外就是佛像一尊,在密宗就叫做生起次第的成就。
无中生有,由真空生妙有,再由有归到空。把所有的面粉黏成了一团,然后把这一团丢掉,一点面粉也不剩了。
从有归到空,叫圆满次第。所有的修持方法就是这个原则,没有第二个原则的,这也就是不二法门了。
所以分析五阴的求法之后,最后的成就不落在十二根尘,不落在眼根,不落在色尘等等之间。
好了,这两句经文我们了居士传懂了,可是到达这个程度是学佛法的成就吗?没有。有句成语说,修道的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三界是佛家的话,五行是道家的话,这是说修道成仙成佛了。
道家讲的五行是从物理入手,所以用金木水火土物质来代表,佛家文化从心入手,所以是讲色受想行识,道理是一个。
我们学佛的人要随时反省自己的起心动念,今天去庙上磕头供养,为自己求福报。名词
做了好事想得善报,这也是求福报。
因为我修行,三五十好一点,这是人之所想,比做生意还功利。以此求道,何道能成啊!
你看这经文,你如果要把它翻成外文可不要简略,不要乱翻。烦琐
有位居士想批注佛经,去见南阳慧忠国师,忠国师嘉许他能发心,然后让小和尚拿碗水,碗中放七粒米,碗上摆只筷子,问居士知不知道这什么意思,居士不懂。
忠国师就说,连我这老和尚的意思都不懂,你能其他的意思吗?还想批注佛经?
这里维摩居士再起一段话。
他为什么要再叫一次舍利弗呢?在古文作文时,这一句话会被先生用红笔给你杠掉的,你重复了。
这要了解佛经是对话录,这是表情,是个层次,是个阶段。
维摩居士讲到这儿,其他一下舍利弗,看他懂了没有,然后说:唯!舍利弗,我再告诉你。
“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上面说真正佛讲在五阴中、不在十八界中、也不在三界中求。
再进一步说,也不在佛、法、僧三才。
这里要注意这个“着”字,是黏着的意思。
“自己是指僧伽、僧众,也可以是单一个僧,一个比丘就可以代表古往今来一切十方三世圣贤僧。
真正的求法,执着佛、执着法、执着僧也错了。
但是你不要读了这一句,就不皈依三宝了,那是妄语,你没有到这个境界。
这里讲的是上乘的不二法门,真正的解脱道。
“若言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也。”
执着了苦做灭道四谛法门就是戏论,就不是佛法。这很严重了,《维摩诘经》所批驳的苦集灭道,是小乘佛学的基础,但是我们不要上维摩居士的当了,告诉你:戏论也是佛法。
是什么佛法?方便法门。要明白世界上任何教育手段的本质,都是诱导法,都是用哄的。
诱导就是佛不太的方便法门,固然从无上佛道观点批驳戏论,但戏论也是佛法,是方便法门。
《涅盘经》上说:指黄叶为黄金,为止儿啼而已。
小孩子哭了,就拿个黄叶哄他,说是黄金,他就不哭了,不哭就好了嘛!
就是用诱导的方法使他不哭,不受这个烦恼。
一切佛法也都是指黄叶为黄金,为止儿啼而已啊!
我在峨嵋山庙里闭关时,第一天入关,在大殿至少要到了初禅得这个字之好,是一气连下来的。
这对子不但字好,对子作得也真好:
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犊返
风飒飒雨洒洒飘飘黄叶止儿啼
真高明极了,全部佛法的道理都讲完了。
唯!舍利弗!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这里牵涉到对佛法认识最基本的问题。根据本经,真正佛法是自性寂灭的。
涅盘有时也翻成寂灭,还有一个翻法叫圆寂,这都是不得已的翻法,整个涅盘的意义只表达了十分之一。
一提到涅盘或是寂灭,普通人就联想到死亡,什么都没有了。
其实涅盘真正的意义包括了:常、乐、我、净,四个要点。
涅盘在印度不只是佛教用语,婆罗门和其它宗教都有用到涅盘,而且是指神妙不可思议、无上安乐、生生不已的意思,也不是指死亡。
中文把涅盘翻成圆寂,现在来看,实在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圆”有圆满、包含一切的意思,既充实又空灵,不一定是空,也不一定是有。
“寂”不一定是没有,是代表干净、宁静、安详。
涅盘有时又被翻成无为,是借用了《老子》的名辞。
《老子》讲无为并不是没有,也不是不动,所谓“无为者无不为”。
你可不要多加一字,变成无为者无“所”不为就糟了。
用而不用、动而不动是无为。
但是无为还是不足以完整翻出涅盘的意义,到了唐代的玄奘法师,就分开成“有余依涅盘”和“无余依涅盘”(有人也翻成“有余涅盘”、“无余涅盘”)。
在无为的观念再加上有、无,使道理更清楚。
佛法最高目的是证得涅盘,不是学死亡。
小乘所证得的道偏向于空,认为得了空就什么都放下了,在空的境界而不动,这在佛法是属于有余依涅盘。
比方说人睡着了,也什么都不管了,但是睡眠不是死亡,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在睡眠时,身心内外一切事都仍然存在,所以虽然在睡眠时说放下了一切,但不是彻底休息。
有余依涅盘,就是用来形容小乘的证果境界,还是有剩余的,还有连带的。
大乘的佛果是无余依的,毕竟空的。
维摩居士对舍利弗说,“法名寂灭”,真正佛法所求证的是寂灭,寂灭是圆满清净安详安乐的,有时这个境界用之于佛土,就叫作净土。
可是一般人学佛,对这第一义谛没有认清楚,都在生灭法中做功夫。
严格说来,不论哪一宗,所修的法都在生灭法上转。
比方,念佛就是起心动念,用念头在念。
思想念头是生灭的,前一念灭了,后一念就接上来了。
譬如我们在讲话,在听话,也都是生灭法,当你听到这声音,这个观念就过去了。
一切的心行(心理行为),以及知觉状态,完全是生灭法。
念佛、念咒、观想法门,都是求佛法入门的方便,抓住了这种方便,当作是佛法的究竟就糟了,修一辈子也不能证到涅盘之果。
天台宗有数息法门,到了唐朝,道家吸收了这个法门,归纳成四个字:“收、视、返、听”。
把眼神回转来,内观、内照,耳朵听呼吸。
后来到了西藏密宗,就演变成修气脉,那方法就多了。
所以维摩居士告诉我们:“若行生灭,是求生灭”,与求佛法背道而驰。
《楞严经》上佛说的名言:“因地不真,果遭纡曲”,你动机、观念不正确的话,你用各种方法去修,都是在走冤枉路。
《法华经》也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这个“法”用当下的话来说,包括了一切理、一切事、一切物。
《法华经》这句话说,宇宙万有一切的现象是此生彼灭的,它的本来是清净的(所以是“自”),用不着你去求个清净。
用《法华经》来对照《维摩诘经》这句话,就很清楚了。
我岔进一个禅宗故事,你们参参看。
有位禅师读到《法华经》这里就悟了,他告诉一同参禅的道友说,佛讲的这句话只讲了一半,什么理由呢?“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只讲了法身的清净面,没有讲法身的起用,是留给我们去参的。
大家不服,要他把下一句讲出来,他就说:“春至百花开,黄莺啼柳上。”
他露了消息吗?有的,涅盘境界是生机活泼的。
“法名无染,若染于法,乃至涅盘,是则染着,非求法也。”
真正佛法本来就没有染污的,既然自性本来涅盘清净,不是凡夫善恶业果所能染污上去。
假使你认为自性是受染污的,因此我要去掉染污而证得涅盘,就又染污了,染污了清净。
虽然去了恶念,又被善念盖上,也是染污。
就比如我们的眼睛进不得沙尘,纵然是名贵的黄金粉,放进眼睛也是受不了。
《维摩诘经》这里是破除小乘观点,小乘要去恶念染污,要断惑证真。
大乘是要努力行善去掉恶念,但最后善念也空,把它舍掉,善果回向一切众生,自已一无所留,善恶两头都不取,用不着断惑,自性本来清净。
“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维摩诘经》这里,每一句话的层次愈来愈高了。
他告诉舍利弗,自性本来寂灭的,不要以生灭心求寂灭之果,会走错路。
又因为自性本来寂灭,所以它不受一切染污的,恶法、善法都不可能染污它。
这是两个层次。
现在是第三个层次,真难懂了。
“行”有三种读法,有读如“形”,有读如“杭”,也有读如“恒”。
像《普贤行愿品》,就有人坚持要读成“恒愿”。
其实,每种读法都是对的。大多数的佛经是唐朝年间翻译的,唐朝的中文发音,比较接近客家话或广东话,“行”字就是读如“杭”。不论怎么读,意义是一样的,这是顺便提到。
中国文化讲五行,《易经》也讲“天行健”,行代表着运动的观念。
佛法的行是很难了解的,前面讲五阴时稍为提过行,用当下话讲是本能的活动,这样你会比较容易了解。
身体的本能也会恢复健康,所以生病不吃药,硬熬一熬有时也会熬过去了,因为我们身体的本能是新陈代谢、血液和气脉运行,这就是行阴的作用,永远在转。
修持到行阴停了,那就是禅定得到了气住脉停,呼吸停止,甚至毛孔呼吸也停了,血液不循环。
那是三禅定以上的境界,不过这时识阴还没停,虽然呼吸停止了,脉也停了,脑还没有死,脑神经还有微波的,这都是医学可以证明的。
维摩居士讲“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
这是什么行?不是我们刚才讲的行,但有连带关系。
这里是讲行愿的行。
一般人讲自己在修行,认为修行就有功德,这就像讲自己念了一百万次往生咒,是这样的心理。
这就是行法,是佛法也没错,是人天乘果的修行。
但是依《维摩诘经》所讲的第一义谛菩提大道,执着于修行为修行,就错了。
所以大乘的修法就叫你随时要回向,要施舍出去。
你能施舍给一切众生,实际上一切众生也会施舍给你,这就是常用的标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尽管去布施,布施完了,这个力量会回转给你。
如果执着了行愿为究竟,就被修行法门(行法)所绑住,是不会证得彻底的涅盘之果。
所以大乘菩萨要行愿也空,空不是没有,是舍、放下。因此,维摩居士说“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
这个问题就出在执着了。
行处法也是意识境界,不是真正求佛法。
有些道友问,我打坐三年了,怎么一点成果都没有?
我告诉他,这又不是在做生意,不能用时间来计算。见地观念到了,也许剎那之间你就悟道了;见地观念不到,八万劫也没有用啊!这是第三层的说明。接下来是第四层。
法无取舍,若取舍法,是则取舍,非求法也。
刚才讲“法无行处”,虽然在修行中,也不以为自己在修行。
因此大菩萨虽然在作六度万行,心理没有自己在作菩萨行的观念。
如果有了这种观念,就着了相,非菩萨道。
但是,我们听到这里就会产生一个观念:法是有取舍的。
取舍什么?学佛法修行如果不抓住修行,不自己抓住修行的功德,要舍,这岂不是又落入一边了?
落入有取有舍了,也不是究竟,不是中道观。
因此维摩居士更进一步说:“法无取舍”,他对舍利弗真是苦口婆心啊!步步叮咛,一层一层上来。如果有取舍,就非求法了。
初学佛的人,常常对法有取舍,取舍在哪里?有些人执着净土,大骂禅宗、密宗。
学禅宗的人说,净土是愚夫愚妇笨人学的,我要学最高的。
执着密宗的又说,只有密宗才是至高无上的。
这种观念都是功利主义,也像是去买菜,专挑又好又便宜的。
结果常常忙着赶道场,学了密又学禅,好忙啊!我过去也是这么忙过来的,后来恍然大悟,也就不忙了。
当然我不是悟道,是悟到自己赶得太辛苦,干脆万缘放下,我还是我,多安详呢!
所以“法无取舍”,你们记住这句话,少走冤枉路。
《金刚经》也告诉你,一切法皆是佛法,那怕你只拜佛也会悟道。
我小时喜欢作诗,我父亲就给我一本书,要我背里面的诗。
我一读很欢喜,父亲说,这是附近一间庙子的和尚作的。
那位师父是打渔出身,一个大字不识。
他不知什么因缘,忽然出家了,经也不会读,就整天拜佛。
那庙子地面是石块铺的,他拜了九年,石块都拜出印坑来了。
后来他又忽然不拜佛,去睡觉了,一睡睡了三年,中间有时连睡几个月动都不动的。
他师弟在他屁股上放碗水,第二天再看都没翻掉,还以为他死了,好在他师父知道他是入定去了。
三年以后,他作文章作诗都会。
这是我亲身见到的,说明你拜佛或用什么法都好,只要诚恳、专心一致、系心一缘,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你搞净土、又参禅、又学密,到处找能让自己快一点成就的法门,好像在买股票一样,是一无所成的。
一门深入的话,诚恳拜佛也会悟道的。
佛法其实很简单,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专一就成功了,不要念“多心经”啊!
记得《金刚经》告诉过我们:“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现在再上一层。
“法无处所,若着处所,是则着处,非求法也。”真正佛法没有固定地点的,这个“处所”,小而言之指身体上的,像道家或密宗守窍,三脉四轮,都在身体上搞,这成了法有处所。
如果气脉感受是佛法,那你死了肉体没了,感受没有了,那佛法不是完蛋了吗?
这个生意不能做啊!大的处所,例如密宗观虚空,观蓝天,观日轮,这些都是方便法门,非究竟。
如果认为这是第一义谛,那就犯了法有取舍,犯了法有行处,犯了法着处所。
佛法是活泼泼的,你着了处所是呆板的。
“处”是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念佛是意处在念,观想也是。无上大法是无处所,用有处所之心求佛法,已经被处所困住,不是真正求佛法。有一位道友找我讨论,学佛很多年了。他说现在什么都对,就是觉得好像放不下,所以没有多大进步。
我说:“这个问题正是现在讲的,刚才不是听过了吗?所以你听经要拿到心上才用得到,不然就白搞了。”
“法无取舍”,你觉得一定要放下了才是,这就有了取舍,本来就是放下的。
譬如有人说自己的心无法空灵,你们现在专心听我讲话正是空灵嘛!否则你怎么听得进去,对不对?
本来不用放下,自然是放下的。
你有一个放下之心就有所取舍了,就是行于法,行于生灭法,行于取舍法,也是行于染污,因为你认为放不下是染污了,法是没有染污的,自性本来寂灭。
这位道友问:“那么该怎样呢?”
我说,“就是这样,没有那样,这样就是这样。如果你真到了这样就是这样也差不多了。”
所以一般人修持都有取舍心,或者求清净,或者求放下。
放下是个名称,你上了座想我要放下!放下!早就放不下了。
因为你有一个求放下之心,这个念头挡住了,就有所取舍。
那你问,我这么坐在那边岂不是傻不楞登?
嘿!就怕你不傻,真傻了蛮好。
世界上的人都太聪明了,所以找了许多烦恼,真求傻而不可得。
所以我说这一位道友是现身说法的菩萨,我们藉这个机会,给大家再把《维摩诘经》这一段讲了一次。
“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第一义谛、真正佛法是无相的。
我常说,一般人以有所得心来学佛,想求无所得果,是背道而驰。
所谓“相”,是佛学名辞,用现在的话讲,普通人都想求一个境界,尤其是学密法的。
有的人天生个性如此,这种人来找我,我就说:你不要跟我谈,最好去学密宗。
他一听,眼睛都亮了,还问我为什么。
我说:因为你脑子里充满了神秘主义。
很多人都是好奇,有神秘观念,打坐修道就想求个境界,若是没有境界,还要埋怨为什么没见放光、没这没那。
他这是求有相法,而佛法是无相的,非境界。
有个境界就有染污,有所取舍。
无上大法是“法名无相”的。
“若随相识”,你以为境界是佛法,“是则求相,非求法也。”那是错误的。
“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这更要注意了!
刚才讲无相的道理,大家研究过《金刚经》,其中谈了很多,我就不再多说了。
现在很流行禅宗,大家都知道六祖悟道的故事,他未出家前大字不识一个,听到别人念《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有所悟了。
当然后来见了五祖,所谓三更入室,才真的大彻大悟。这里《维摩诘经》也是说“法不可住”。
讲到这里,我要告诉你们,现在研究佛学最好的办法,近年来的著作最好不看,包括我的在内。
不是说这些完全不对,而是最好读原经。
这不只是研究佛学,做其它学问也应该读原典。
原典读熟了之后,可以“以经注经”,会融汇贯通。像我们读到“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可以注这里了,或也可以用《维摩诘经》这句话去注《金刚经》,就清清楚楚了,后人的著作就变多余了。
一位同道洗说他平日修行不错,有一次就很不对劲,最近他自己找到出路。
这是不在一起的好处,常在老师身边会依赖性太重,一有问题就找老师问。
那位同道忽然想到,白骨观中讲过要“易观”,修行做功夫要“知时知量”最重要。
同吃饭一样,你吃饱了不能再加一碗。
譬如做数息观,你不要老数下去,只要觉得呼吸到了息的境界,马上就要放掉数息,跟着就要用随息了。
随到心息相依,马上要换成止的境界,就是要易观,马上变更方法。
所以知时是要知道什么时间要换,知量是知道够了。
你练气功尽练下去就成了蛤蟆功,肚子鼓得那么大,越练脾气愈大。
《大学》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要不断地进步,今天的成就不算数,满足于今天的成就就是退步。
“法不可住”,你停留在一个境界,抓住某一点,“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
也不是佛法,法无定处。
佛也告诉过我们,“诸法不定”。不论你学哪一宗的,对了就用一用,明天不对了,这一宗就暂时摆一摆,后天又拿来用,你的目的是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取佛道,不被这些方法所困,才是真正学法。
接下来维摩居士快要作结论了,你看他说法是有层次的,不要把他当作平面的一篇读过去了。
“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
佛经分类中,《维摩诘经》在《大藏经》中不归在般若类。
《维摩诘经》这一段内容的要点,在《大宝积经》里也有。
《大宝积经》就是大杂烩,像百货杂铺,什么都有,不能归般若,也不能归法相唯识。
真要研究佛学,大宝积部的经典应该多看,所谓净土三经,也包含在大宝积部的。
像这样的佛经分类,很合现代人的用处,把人生用见、闻、觉、知四个字概括了。
见是眼睛所见的,闻是耳朵听到的,觉是感觉状态,身上感受,知是知觉状态,思想观念。
打坐时觉得腿麻、气脉发动了,是感觉状态的范围。
看到光是见的范围。
观音法门是听的范围。
《维摩诘经》告诉我们,真正佛法是不能用见闻觉知去求的。
大家反省一下,不论你学哪一宗,都是在用见闻觉知求佛法。
常有人告诉我他做了个什么梦,我一开口就骂他,又来痴人说梦,本来是梦幻空花,还没有睡醒。
见闻觉知就是在梦中,你求个境界,看见什么了,听见菩萨给你说法,都是在做梦。
真正佛法不在见闻觉知上求,假使在见闻觉知上去修佛法,那是凡夫境界,非求法也。
凡夫都在见闻觉知中转,各位现在号称听经,我冒充讲经,都在见闻觉知境界中。
修行还在这上面转,就走冤枉路了。放下,就在这个地方放下,放下了,不以见闻觉知为是,也不须要放下见闻觉知,不以见闻觉如为非。现在结论来了。
“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
开头讲自性本来寂灭,最后讲自性本来无为。
是不是很有层次?这就是以经注经的办法,你不要靠老师了,就把本经读熟就好了。
释迦牟尼佛就在你的前面,他就告诉你了,为什么不去求呢?
这里的结论是无为法,以有所求心,求无为无所得之果,是颠倒众生。
一切修行都是在有为当中求,是求有为法,非求法也,不是真正学佛。
我们形容维摩居士说法,如银瓶泻水,哗啦啦就倒出来,停都停不了。
他说法的气概像庄子的文章,不知道哪里来,只可借用李白的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形容。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最后吩咐舍利弗这一句,同《金刚经》一模一样。
真做到一无所求,就是如来大定境界,像我家乡那位和尚,他睡三年就是在定中,醒来只觉得是弹指间事,因为他完全静止了,无所求了。
“说是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得法眼净。”什么叫法眼净?
《金刚经》提到五种眼,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如果有人脸上长了五只眼,你看了非把他当怪物不可,不会认他作菩萨。
但是天人境界不一定啊!其它星球上众生,不一定长得像我们这样的,密宗画的佛像有那么多只手,像蜘蛛似的。
天人看我们可能觉得我们臭美,难看的要死。
我们认为是美食的,天人连闻都不敢闻的,好像我们看到狗吃大便似的,境界不同嘛!
我们如果真有修持,肉眼就具备了五眼,这是真的,《法华经》上说:“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你真到了,天眼、慧眼、法眼都会有。
本文网址:http://www.xsphw.com/xs/1/1844/19935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sphw.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