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章 品《维摩诘经》(2)
推荐阅读:燕归尔新书入骨宠婚误惹天价老公、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我的模拟长生路、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人族镇守使、万相之王、反派:开局喂萝莉女主吃进口糖、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我是仙、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邱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于是佛以食指按地,实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佛告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当佛现此国土严净之时,宝积所将五百长者子,皆得无生法忍,八万四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摄神足,于是世界还复如故。求声闻乘者,三万二千诸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释如一如诵经般品到这里,停了停,“以上乃一品矣!不知二位可有高见?”
一定似懂非懂,似答非答,向着释如点了点头,“极品也!”
释如看着坐在一定旁边闭目养神的张柬之,正待开言,岂料张柬之道:“老夫倒有一问,大师刚才所说的‘一品’、‘佛国’等,乃是?……”
经此一问,释如不禁在心里暗暗称奇:刚才看他那表情,还以为他是睡着了呢。于是,他说,贫僧所说的,印度与中国固有文化稍有差别,刚才所说过的“品”,是表示段落而不用“篇、章”表述也。只有汉朝时所翻译的《四十二章经》是例外。
“佛国品”的意思,就是先让我们认识什么是佛的国土,这国不是一个国家的国,而是佛的境界,如何才可称作佛。
“如是我闻”的详细意义就不多说了,是记载经文者负责任的表述。
释如深怕解释还不够清楚,画蛇添足地,下面,再补说一下:
“一时”是那个时候的意思,印度古人对历史时间比较不重视,和中国极大不同。但是所有的佛经开头都是“时”或“一时”,却也有深刻的意义,因为时间是人为假定的,宇宙是没有分方向,没有分现在、过去、未来的。一万年犹如一弹指,不要被人为的时间观念所限制。现代科学也证明,地球时间与月球时间,以及其他星球的时间都不同,时间是相对的概念。佛经说“一时”,就是没有时间,那时就是这时。
“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是地点。
“毗耶离”是维摩居士所在地,中文是“广严城”,是广大庄严之地,也就是佛说《药师经》的地方,要注意这个关联细节。
“与大比丘众八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是记载当时听法的人数。《药师经》与《维摩诘经》所记载佛的出家众弟子的数字都是八千人,跟《金刚经》《阿弥陀经》所记载一千二百五十人不同。而听此经的菩萨有三万二千,在《药师经》中却是三万六千菩萨。这些数字不是随便说的,跟易经的象数学问是一样的,与我们的修持有关,必须要去参究这个奥秘。
说到菩萨,我们都是菩萨,不过我们只是因位上的菩萨,也就是具有菩萨候选人的资格,能否最终成为果位上的菩萨,就看自己的修行了。
1.02佛菩萨的德行成就
释如:下面的经文是说菩萨的各种德行成就,要想学佛的人就要学这些大乘菩萨道。
菩萨的学问道德成就为众人所知、所景仰,因为“大智本行,皆悉成就”,具大智慧成就般若的解脱,不是迷信,更不是死板功夫,是如珠走盘,活活泼泼的。
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才可以算学佛。
能说法像狮子吼,因为菩萨有了这样的成就,百兽妖邪听而脑裂。
“名闻十方”,就是名声远播。世人都求名和利,“名利本为浮世重,世间能有几人抛?”但名利往往难两全,得此失彼,这是世间法本来如此。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多少人求名,当今能记得几位宰相?求利的就更不用说了,你们能数得出几个历史上的富人?但是菩萨为何要名呢?这就要参了。这个名不是菩萨去追求得来的,而是多生累积福报来的,都是因果。大菩萨所以能名闻十方,是因为他们济世之心,勇猛到了近似于疯狂的程度,绝无畏苦推卸的心态,我们做得到吗?
“众人不请,友而安之”,你不去找他帮忙,他却自己献身于众生,更难的是能友而安之,我们连自己家人不彼此讨厌都很难了,不要说做到与朋友众生能够安然相处,不生厌恶之情。为什么我们会让人讨厌呢?因为自己心性修养的德行不够,所以要深切反省。如果心里的烦恼成天挂在脸上,怎能与人“友而安之”?所以读佛经一定要仔细,要用心,要反思,这才是真念经。
“绍隆三宝,能使不绝”,有如此修养的菩萨,才能挑起佛法僧三宝的重担,不使佛法断绝。
“降伏魔怨,制诸外道”,这一句文字易懂,但意义深刻。魔有四种:烦恼魔(欲魔)、身魔(五阴魔)、死魔、天魔,把这四种魔都降伏了,才是修道。人们以为打坐是修道,实际上不是在烦恼魔中,就是在身魔的各种感受中。禅宗祖师也曾说: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心动念也是五阴魔:或起不起,根本无明也。这些魔,诸位能降伏吗?《金刚经》中说“如是降伏其心”,就是降伏心念的魔业,贪、瞋、痴、慢、疑都是。
佛在世时有九十六种外道,像婆罗门、瑜伽、拜火教做各种功夫的,现在都还有。心外求法,在自己内心之外求法就是外道。学佛的人对外道也应该懂,才能分辨错误之处。释迦牟尼佛当初就学遍了各种外道,他都懂。
“悉已清净,永离盖缠;心常安住,无碍解脱”,修行的菩萨已经永远离开了五盖十缠(贪欲、瞋恚、疑、掉悔、昏眠,共为五盖:惭、愧、嫉、悭、悔、眠、掉举、昏沉、忿、覆,共为十缠),心才能安,还要能常住,这更超越了定的境界。把自性的灵光遮盖了谓之盖,要七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真正的永离盖缠,偶尔的清净是算不了数的。禅宗二祖当初修行功夫那样深,还要对达摩祖师说此心不安,可见心安实在难啊!心常安住才可以烦恼无碍,欲无碍,身无碍,生死无碍,才能从各种盖缠中解脱自在。这些高深的修持途径,往往被本经优美而平易的文字所带过,请一定要留心。
“念、定、总持,辩才不断”,这一段要这样断句才通。对于这个“念”,究竟有没有正确的了解?有许多人基于对禅宗不正确的认识,引述六祖所说“无念为宗”,就以为禅宗目的在求无念;又以为打坐时,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入定了,其实那是大昏沉现象。这样子的误解不但严重,而且危险!
六祖在《坛经》中明白说过,“无者无妄想”,等于是教理说的无分别心;“念者念真如”。六祖所讲的无念决不是昏沉!前面说过,到了无碍境界之时,好像都感觉不到身体了,可千万不要以为是像睡着一样的,后者是昏沉。打坐时觉得昏昏沉沉似睡非睡,不要以为这是清净,小心这样坐久了以后脑子就退化了,记性、悟力越来越差,还可能有堕入畜生道的悲惨果报。这都是搞不清楚定、无念的真义,如此程度连外道魔道都当不上。
佛法处处讲念,例如三十七菩提道品第一就讲四念住,再如净土讲念佛,所以对念一定要有正确认识。念是意识上的念,不是用嘴念。菩萨境界的念住不是念头断灭,而是不起思惟分别,念念常住清净自在,永远在定中。定不等于是打坐,打坐不过是初步练习学定的方法。念清净以后,才可以入得定。
平常人修行打坐为何不能得定?因为第一:对念没有正确认识:第二:念不能定,净念认不到,因此杂念纷飞。自己反省,当你坐不住的时候,究竟是身体坐不住,还是心坐不住呢?你认为是身体的感觉熬不下去了,其实讲到底还是心坐不住,就是念的问题。不信,如果用刀剑指着你,坐不住就杀了你,保证你就坐得住。
所以一定要净念得定以后,才能得总持法门,也就是密宗所讲的陀罗尼:总是“所有”的意思,持是“保有”。总持第一个是闻总持,听闻、见闻过了就不忘,如阿难得总持法门,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他记住,后来才补写出来。上课听经往往听过了就忘了,这就是不懂念、定、总持,修完法仍是枉然。有天才能过目不忘,博闻强记,这是因为过去生修炼、定稍有成就。念经时如果只是有嘴无心,那是自欺欺人,毫无功德可言。嘴念时心还要注意在经文上,多念一次,记诵就熟练一次,才是其修行。第二个总持是知总持,所知道的没有忘失。第三个是遇有任何疑难,自己会参透解决。这样定力坚固、慧力坚固,才可以得总持法门:世间出世间、大乘小乘、显教密教无不成就,才算总持。
如此得无碍的辩才,不是强辩,因为对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学问智慧,无不了彻,智慧如珠走盘,灵光照耀,才能使佛法正法不断。菩萨必须具备念、定、总持,修到了远行地,才能辩才无碍。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这六度波罗蜜大家好像都懂,但是真正做到了多少?如果连举手之劳都不肯帮人,就不用学佛了。佛法讲愿、行,很多人初发心学佛时都还好,久了连做人的影子也不见了,真是可悲。六度中不论由哪一门专修有所成就时,其他门也都会贯通了,真有成就就变成力量,譬如布施之力、持戒之力、忍辱之力,等等。学佛打坐念佛拜佛没有成就,就是因为无法形成力量,换言之是修行的善念的念力没有形成,还随时被自己此生或过去生的各种善恶的业力习气所牵引。修行有成就的菩萨,因为有了方便力,随时随地都在行六度,可是外表却不显示出来,这就是方便力。所以菩萨到达六度及成就方便之力,无不具足,没有哪一样不圆满具备。
七地以上的菩萨无功用行,无时无地不在修行,不用特别去作打坐念佛等修行功夫,这就是无所得,无生法忍,生而不生,不生而生。一切烦恼妄念顿断不生,有如截断忍住般,所以叫它不起法忍,一切妄念不起不生,截流而断。到了无生法忍境界,并不是死板地定在那儿。
这些菩萨们善于解释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相,能为人解答一切问题。注意,这里法相不单是指唯识的学问而已,又要能够知道众生的根器不同,人的天生根器非大修行人积功累德是不可能转变的,这是业和果报的问题。
覆盖诸众生,得四无畏,心不生怯。第一,法无不通达,无所畏。第二,说了就能做到,也是无畏。凡夫遇事推诿,因为怕这样,顾忌那样,就是有所畏。
接着,释如着重指出,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这八个字看起来容易,想看可真难了。这里要注意了!《维摩诘经》讲学佛修菩萨道的重心,由这八个字点出来了。修行就是修功德修智慧,也就是修心。功德是一点一点累积而来的,所以说积功累德,只要身口意随时都在行一切善。功德包括一切,要有功才有德。再说,即使作了功,若因而心生一丝骄慢,这个功也没有了。这积功累德太难了,更不见有人能一贯到底做下去。
我们学佛讲功德和福德成就,没有功德哪有福报?智慧更难修了,智慧不够,头脑就不清。要怎样修呢?靠定慧止观,不是靠打坐,愈打坐愈糊涂的人很多。止是止一切妄念杂想,止于至善,一念在净念上,然后要起观,参究一切的佛,这才是打坐静修的道理,不是在那里玩弄气感!要多研究《瑜伽师地论》的止观,智慧是要学来的、修来的。我们学佛就两条大路,一条修福德,行一切善,去一切恶;另一边修智慧。福德圆满、智慧圆满,才能成功。
因为功德智慧成就所得的果报,心能转物所致,身气脉自然转变。这里经文又隐藏着秘密哦!试试看,若做了件大善事,不用打坐气脉就会变,就是这个道理,立竿见影。有多少修行功夫,脸相就会有多少变化,丝毫不爽。修善根结善缘的人,即使是容貌不美,仍然会让人觉得可爱而想亲近;长得虽好看而人缘不佳,就是不修善业的结果,大家要多自反省。未成佛要先结人缘,你一个人大彻大悟,不能度众生,因为功德不成就,充其量是个辟支佛。
名称高远,踰于须弥,这时不是世间小声名而已,是因智慧功德成就而能名声普闻三界。譬如历代圣贤,他们的成就、功德、作为永远流传,高超三界,不受时代时间的影响,他们的崇高与伟大,超越了须弥山。
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我们自以为深信佛法,其实靠不住,而迷信的居多,算不上是正信。譬如说空,要真证到了空,有了实证,才是正信。这样还不够,还要深信,例如禅宗祖师说要大悟三十六次,小悟无数次的境地。但即使深信到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仍不坚固,修行人仍会退转,因为见地偏差,功德不圆满,都会造成退转。要到了深信坚固,才不退转,才称得上犹若金刚。
《维摩诘经》的序品,在叙说赞叹成佛的境界,也就是代表了学佛要求证、要到达的境界,这境界也就是佛土。从修持的因上来讲,叫做境界;从修持的果上来讲,称为佛土。
法宝普照,而雨甘露,形容解脱成就之法宝普照世间,慈云法雨,普惠众生。
于众言音,微妙第一,所发的声音使人能得到利益,这是一种最微妙的境界。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很多经典都赞叹音声法门,众生心地清净,能正思惟起修,才可感应菩萨言音的微妙。这是信、解、行、证的道理。此处的解不同于世间做学问的理解,是要有止观的因,得定慧的果,自然可以听到菩萨的言音,微妙第一。其中的道理要向观音法门去体证,必须做到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能听到菩萨的言音微妙第一的人,即使听世间一切噪音,都成清净的音声:否则,即使是松风或是潺潺溪流都会成为烦恼的音声。
一定似懂非懂,似答非答,向着释如点了点头,“极品也!”
释如看着坐在一定旁边闭目养神的张柬之,正待开言,岂料张柬之道:“老夫倒有一问,大师刚才所说的‘一品’、‘佛国’等,乃是?……”
经此一问,释如不禁在心里暗暗称奇:刚才看他那表情,还以为他是睡着了呢。于是,他说,贫僧所说的,印度与中国固有文化稍有差别,刚才所说过的“品”,是表示段落而不用“篇、章”表述也。只有汉朝时所翻译的《四十二章经》是例外。
“佛国品”的意思,就是先让我们认识什么是佛的国土,这国不是一个国家的国,而是佛的境界,如何才可称作佛。
“如是我闻”的详细意义就不多说了,是记载经文者负责任的表述。
释如深怕解释还不够清楚,画蛇添足地,下面,再补说一下:
“一时”是那个时候的意思,印度古人对历史时间比较不重视,和中国极大不同。但是所有的佛经开头都是“时”或“一时”,却也有深刻的意义,因为时间是人为假定的,宇宙是没有分方向,没有分现在、过去、未来的。一万年犹如一弹指,不要被人为的时间观念所限制。现代科学也证明,地球时间与月球时间,以及其他星球的时间都不同,时间是相对的概念。佛经说“一时”,就是没有时间,那时就是这时。
“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是地点。
“毗耶离”是维摩居士所在地,中文是“广严城”,是广大庄严之地,也就是佛说《药师经》的地方,要注意这个关联细节。
“与大比丘众八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是记载当时听法的人数。《药师经》与《维摩诘经》所记载佛的出家众弟子的数字都是八千人,跟《金刚经》《阿弥陀经》所记载一千二百五十人不同。而听此经的菩萨有三万二千,在《药师经》中却是三万六千菩萨。这些数字不是随便说的,跟易经的象数学问是一样的,与我们的修持有关,必须要去参究这个奥秘。
说到菩萨,我们都是菩萨,不过我们只是因位上的菩萨,也就是具有菩萨候选人的资格,能否最终成为果位上的菩萨,就看自己的修行了。
1.02佛菩萨的德行成就
释如:下面的经文是说菩萨的各种德行成就,要想学佛的人就要学这些大乘菩萨道。
菩萨的学问道德成就为众人所知、所景仰,因为“大智本行,皆悉成就”,具大智慧成就般若的解脱,不是迷信,更不是死板功夫,是如珠走盘,活活泼泼的。
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才可以算学佛。
能说法像狮子吼,因为菩萨有了这样的成就,百兽妖邪听而脑裂。
“名闻十方”,就是名声远播。世人都求名和利,“名利本为浮世重,世间能有几人抛?”但名利往往难两全,得此失彼,这是世间法本来如此。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多少人求名,当今能记得几位宰相?求利的就更不用说了,你们能数得出几个历史上的富人?但是菩萨为何要名呢?这就要参了。这个名不是菩萨去追求得来的,而是多生累积福报来的,都是因果。大菩萨所以能名闻十方,是因为他们济世之心,勇猛到了近似于疯狂的程度,绝无畏苦推卸的心态,我们做得到吗?
“众人不请,友而安之”,你不去找他帮忙,他却自己献身于众生,更难的是能友而安之,我们连自己家人不彼此讨厌都很难了,不要说做到与朋友众生能够安然相处,不生厌恶之情。为什么我们会让人讨厌呢?因为自己心性修养的德行不够,所以要深切反省。如果心里的烦恼成天挂在脸上,怎能与人“友而安之”?所以读佛经一定要仔细,要用心,要反思,这才是真念经。
“绍隆三宝,能使不绝”,有如此修养的菩萨,才能挑起佛法僧三宝的重担,不使佛法断绝。
“降伏魔怨,制诸外道”,这一句文字易懂,但意义深刻。魔有四种:烦恼魔(欲魔)、身魔(五阴魔)、死魔、天魔,把这四种魔都降伏了,才是修道。人们以为打坐是修道,实际上不是在烦恼魔中,就是在身魔的各种感受中。禅宗祖师也曾说: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心动念也是五阴魔:或起不起,根本无明也。这些魔,诸位能降伏吗?《金刚经》中说“如是降伏其心”,就是降伏心念的魔业,贪、瞋、痴、慢、疑都是。
佛在世时有九十六种外道,像婆罗门、瑜伽、拜火教做各种功夫的,现在都还有。心外求法,在自己内心之外求法就是外道。学佛的人对外道也应该懂,才能分辨错误之处。释迦牟尼佛当初就学遍了各种外道,他都懂。
“悉已清净,永离盖缠;心常安住,无碍解脱”,修行的菩萨已经永远离开了五盖十缠(贪欲、瞋恚、疑、掉悔、昏眠,共为五盖:惭、愧、嫉、悭、悔、眠、掉举、昏沉、忿、覆,共为十缠),心才能安,还要能常住,这更超越了定的境界。把自性的灵光遮盖了谓之盖,要七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真正的永离盖缠,偶尔的清净是算不了数的。禅宗二祖当初修行功夫那样深,还要对达摩祖师说此心不安,可见心安实在难啊!心常安住才可以烦恼无碍,欲无碍,身无碍,生死无碍,才能从各种盖缠中解脱自在。这些高深的修持途径,往往被本经优美而平易的文字所带过,请一定要留心。
“念、定、总持,辩才不断”,这一段要这样断句才通。对于这个“念”,究竟有没有正确的了解?有许多人基于对禅宗不正确的认识,引述六祖所说“无念为宗”,就以为禅宗目的在求无念;又以为打坐时,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入定了,其实那是大昏沉现象。这样子的误解不但严重,而且危险!
六祖在《坛经》中明白说过,“无者无妄想”,等于是教理说的无分别心;“念者念真如”。六祖所讲的无念决不是昏沉!前面说过,到了无碍境界之时,好像都感觉不到身体了,可千万不要以为是像睡着一样的,后者是昏沉。打坐时觉得昏昏沉沉似睡非睡,不要以为这是清净,小心这样坐久了以后脑子就退化了,记性、悟力越来越差,还可能有堕入畜生道的悲惨果报。这都是搞不清楚定、无念的真义,如此程度连外道魔道都当不上。
佛法处处讲念,例如三十七菩提道品第一就讲四念住,再如净土讲念佛,所以对念一定要有正确认识。念是意识上的念,不是用嘴念。菩萨境界的念住不是念头断灭,而是不起思惟分别,念念常住清净自在,永远在定中。定不等于是打坐,打坐不过是初步练习学定的方法。念清净以后,才可以入得定。
平常人修行打坐为何不能得定?因为第一:对念没有正确认识:第二:念不能定,净念认不到,因此杂念纷飞。自己反省,当你坐不住的时候,究竟是身体坐不住,还是心坐不住呢?你认为是身体的感觉熬不下去了,其实讲到底还是心坐不住,就是念的问题。不信,如果用刀剑指着你,坐不住就杀了你,保证你就坐得住。
所以一定要净念得定以后,才能得总持法门,也就是密宗所讲的陀罗尼:总是“所有”的意思,持是“保有”。总持第一个是闻总持,听闻、见闻过了就不忘,如阿难得总持法门,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他记住,后来才补写出来。上课听经往往听过了就忘了,这就是不懂念、定、总持,修完法仍是枉然。有天才能过目不忘,博闻强记,这是因为过去生修炼、定稍有成就。念经时如果只是有嘴无心,那是自欺欺人,毫无功德可言。嘴念时心还要注意在经文上,多念一次,记诵就熟练一次,才是其修行。第二个总持是知总持,所知道的没有忘失。第三个是遇有任何疑难,自己会参透解决。这样定力坚固、慧力坚固,才可以得总持法门:世间出世间、大乘小乘、显教密教无不成就,才算总持。
如此得无碍的辩才,不是强辩,因为对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学问智慧,无不了彻,智慧如珠走盘,灵光照耀,才能使佛法正法不断。菩萨必须具备念、定、总持,修到了远行地,才能辩才无碍。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这六度波罗蜜大家好像都懂,但是真正做到了多少?如果连举手之劳都不肯帮人,就不用学佛了。佛法讲愿、行,很多人初发心学佛时都还好,久了连做人的影子也不见了,真是可悲。六度中不论由哪一门专修有所成就时,其他门也都会贯通了,真有成就就变成力量,譬如布施之力、持戒之力、忍辱之力,等等。学佛打坐念佛拜佛没有成就,就是因为无法形成力量,换言之是修行的善念的念力没有形成,还随时被自己此生或过去生的各种善恶的业力习气所牵引。修行有成就的菩萨,因为有了方便力,随时随地都在行六度,可是外表却不显示出来,这就是方便力。所以菩萨到达六度及成就方便之力,无不具足,没有哪一样不圆满具备。
七地以上的菩萨无功用行,无时无地不在修行,不用特别去作打坐念佛等修行功夫,这就是无所得,无生法忍,生而不生,不生而生。一切烦恼妄念顿断不生,有如截断忍住般,所以叫它不起法忍,一切妄念不起不生,截流而断。到了无生法忍境界,并不是死板地定在那儿。
这些菩萨们善于解释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相,能为人解答一切问题。注意,这里法相不单是指唯识的学问而已,又要能够知道众生的根器不同,人的天生根器非大修行人积功累德是不可能转变的,这是业和果报的问题。
覆盖诸众生,得四无畏,心不生怯。第一,法无不通达,无所畏。第二,说了就能做到,也是无畏。凡夫遇事推诿,因为怕这样,顾忌那样,就是有所畏。
接着,释如着重指出,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这八个字看起来容易,想看可真难了。这里要注意了!《维摩诘经》讲学佛修菩萨道的重心,由这八个字点出来了。修行就是修功德修智慧,也就是修心。功德是一点一点累积而来的,所以说积功累德,只要身口意随时都在行一切善。功德包括一切,要有功才有德。再说,即使作了功,若因而心生一丝骄慢,这个功也没有了。这积功累德太难了,更不见有人能一贯到底做下去。
我们学佛讲功德和福德成就,没有功德哪有福报?智慧更难修了,智慧不够,头脑就不清。要怎样修呢?靠定慧止观,不是靠打坐,愈打坐愈糊涂的人很多。止是止一切妄念杂想,止于至善,一念在净念上,然后要起观,参究一切的佛,这才是打坐静修的道理,不是在那里玩弄气感!要多研究《瑜伽师地论》的止观,智慧是要学来的、修来的。我们学佛就两条大路,一条修福德,行一切善,去一切恶;另一边修智慧。福德圆满、智慧圆满,才能成功。
因为功德智慧成就所得的果报,心能转物所致,身气脉自然转变。这里经文又隐藏着秘密哦!试试看,若做了件大善事,不用打坐气脉就会变,就是这个道理,立竿见影。有多少修行功夫,脸相就会有多少变化,丝毫不爽。修善根结善缘的人,即使是容貌不美,仍然会让人觉得可爱而想亲近;长得虽好看而人缘不佳,就是不修善业的结果,大家要多自反省。未成佛要先结人缘,你一个人大彻大悟,不能度众生,因为功德不成就,充其量是个辟支佛。
名称高远,踰于须弥,这时不是世间小声名而已,是因智慧功德成就而能名声普闻三界。譬如历代圣贤,他们的成就、功德、作为永远流传,高超三界,不受时代时间的影响,他们的崇高与伟大,超越了须弥山。
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我们自以为深信佛法,其实靠不住,而迷信的居多,算不上是正信。譬如说空,要真证到了空,有了实证,才是正信。这样还不够,还要深信,例如禅宗祖师说要大悟三十六次,小悟无数次的境地。但即使深信到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仍不坚固,修行人仍会退转,因为见地偏差,功德不圆满,都会造成退转。要到了深信坚固,才不退转,才称得上犹若金刚。
《维摩诘经》的序品,在叙说赞叹成佛的境界,也就是代表了学佛要求证、要到达的境界,这境界也就是佛土。从修持的因上来讲,叫做境界;从修持的果上来讲,称为佛土。
法宝普照,而雨甘露,形容解脱成就之法宝普照世间,慈云法雨,普惠众生。
于众言音,微妙第一,所发的声音使人能得到利益,这是一种最微妙的境界。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很多经典都赞叹音声法门,众生心地清净,能正思惟起修,才可感应菩萨言音的微妙。这是信、解、行、证的道理。此处的解不同于世间做学问的理解,是要有止观的因,得定慧的果,自然可以听到菩萨的言音,微妙第一。其中的道理要向观音法门去体证,必须做到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能听到菩萨的言音微妙第一的人,即使听世间一切噪音,都成清净的音声:否则,即使是松风或是潺潺溪流都会成为烦恼的音声。
本文网址:http://www.xsphw.com/xs/1/1844/19935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sphw.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