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章 送别友人

推荐阅读:燕归尔新书入骨宠婚误惹天价老公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我的模拟长生路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人族镇守使万相之王反派:开局喂萝莉女主吃进口糖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我是仙

    现场听众听完张柬之讲完后,感动得热泪盈眶,齐声道:“老先生,您讲得实在有理有据了,您老也实在太辛苦了!在此,我们代表夏卢村全体父老乡亲多谢您!”
  张柬之见到如此感人的一幕,也感动得热泪盈眶,哽咽着说:“各位辛苦了!谢谢您们如此看得起老夫,这多用心认真倾听,老夫在此谢过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吧!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张柬之说完后,向台下双手作揖,“再次谢谢大家!您们都各自回去吧。”
  张柬之边说边挥手边走下台来,杜甫和杜位赶忙迎上前来。杜位恭敬地,“张大人,辛苦您了!”
  谁知杜位这一声张大人,辛苦您了!被在旁边的恭送的阿二听见了,他向着杜位,悄悄地问:“杜大人,您刚才叫这位老先生为张大人,莫不是近日坊间所说的张柬之县官张大人?”
  杜位见阿二如此一问,看了一眼行在前面的张柬之,点了点头。
  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杜位这一点头,竟无意之中暴露了张柬之的真正身份,以至又招横祸,此乃后话,容后再表。
  俗语云:不怕官,只怕管。再说阿二得知眼前这位老先生竟然就是曾经轰动京城的大名鼎鼎的宰相、现仼新州知县的张柬之时,不知是因为敬重抑或是敬畏现仼新州知县,阿二竟然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连声求饶说:“张宰相、张知县大人,请恕草民有眼不识泰山,口无遮拦,信口开河,罪该万死也。”
  张柬之见状,连忙把阿二扶起,亲切地说:“阿二何罪之有,快快请起,老夫初来乍到,还未拜访众乡亲,还请乡亲们见谅。”
  在阿二身旁的夏卢村村民和听众,当得知在台上讲了一天《六祖坛经》的老先生就是新来的知县,也一齐跟着阿二跪在地上,向知县大人请安。当时,场面之感人,着实令张柬之动容。
  张柬之和杜甫、杜位依依不舍地与大众告别后,回到新州筠城县衙,食过午饭后,本来张柬之欲留杜甫、杜位在新州多待几天,一起去拜访那个“扭鬼师爷”马咬二的。怎奈杜甫执意而去,张柬之唯有十里长亭送别。
  十里长亭坐落在新州县城南郊新江冼河大桥和卢溪河道两水夹金交汇处,坐北向南,前襟新江,后枕陇塘、十里村背大山。
  这里是六祖惠能青少年时代从夏卢村去新州县城卖柴的必经往返之地;杜位在新州参军期间,走马新州大地,被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所吸引,倚马挥鞭,就在这里写下了《新昌八景》之“冼亭耕牧”诗:
  冼亭农务急忙然,牧竖歌声过耳喧。
  万斛舟无牛背稳,五湖风有浪头颠。
  父菑子穑亲田陇,妻插夫耕居后前。
  直到西山衔日落,呼儿牵犊转家门。
  杜位重游旧地,感慨万千。他依稀记得,当时,他泛舟于卢水河,悠然自得欣赏一河两岸风光,不知不觉,来到冼河大桥的南端,被岸上田野的热闹场面所吸引而写下此诗。
  冼亭位于新州筠城南二公里,往集成公路冼河大桥的南端。冼河是因隋代少数民族领导冼夫人来临而得名,茶亭设置年代悠久,亭内有历代文人墨客题留之楹联碑刻甚多,亭四周水道广袤十余里,俗呼“眼穴洞”,是邑内主要农作区,西面通往陇塘、十里村背荒山,为重要牧场。
  历史的烟尘,在杜位的眼前翻滚:那是一个花开草长、万物齐发的春天,在冼亭一带的广袤田野上,只见一派热闹的春耕生产景象,农事十分繁忙。杜位有感于此,借景抒情、感情真挚地着意描绘了新江两岸优美自然的乡村田野风光,通过以一家大小忙碌在田野上的描写,充分表达了他陶醉于“农家乐”之中悠然而自由的生活乐趣。并由此感于自己宦海浮沉,唱出了“万斛舟无牛背稳,五湖风有浪头颠”的名句。
  如果说“万斛舟”是当时朝中严酷的争斗环境写照,那么,他当时身处其中(宦海),肯定没有眼前看到的这位牧童骑着牛背,吹着牧笛,在家人的保护下回家就那样悠然自得而稳当了。
  杜位还记得,他泛舟于卢水河,悠然自得欣赏完岸上田野的热闹场面后,一路顺流而下,来到卢、锦二水会于筠城北十里的洞口,被这里天然秀丽的风光所吸引,挥笔写下了《洞口渔樵》一诗:
  洞口临流合水缠,两厓山拥立舟舷。
  渔竿钓罢江天雾,樵斧声闲岭树烟。
  山水相逢人共乐,鱼薇去换酒同筵。
  不甘荣辱机心少,何处浮生更有仙。
  在卢、锦二水交汇于筠城北十里的洞口,汇成新江通往肇庆。洞口圩,是当时新州的水陆码头,船只集中点。
  这首诗描绘了千年前新昌的一个主要风景点洞口天然秀丽风光,抓住了山、水、江雾、斧声、人等几个方面特征来表现原始美、自然美、朴素美,赞美了作者对新昌优美的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融情于景,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诗中的人物是渔夫和樵夫。写渔夫时,采用的是静态描写,在大雾弥漫的江面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夫,独自一人驾船在江上垂钓,细致地描写了雾锁江天的幽静情景。当渔夫收竿罢钩归去之际,忽然听到从山那边传来樵夫的砍柴声,在动态中引出樵夫。这样动静结合,使全诗错落有致。接着写想象中渔夫和樵夫在收起大雾,艳阳高照中相逢的情景。最后诗人借题发挥,表达了当时朝中专制统治、勾心斗角、排斥异已的黑暗现象,反映了诗人希望改革现状,期待出现一个廉洁从政、风清气正、国泰民安、人人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强烈愿望。这首诗虚实结合,婉转含蓄,耐人寻味。
  张柬之望着杜甫、杜位远去的身影,有点悄然若失,口占一绝句;
  烟雨连江晨入新,柬之相送冼亭孤。
  长安亲友如相问,一片丹心在岭南。
  张柬之从冼亭送别杜甫、杜位后,回到县衙,过了二天,又想起数日前士元兄对他言及的“扭鬼师爷”马咬二的事,决定再去拜会他。
  

本文网址:http://www.xsphw.com/xs/1/1844/19934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sphw.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