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愁云惨淡,战意昂然

推荐阅读:燕归尔新书入骨宠婚误惹天价老公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我的模拟长生路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人族镇守使万相之王反派:开局喂萝莉女主吃进口糖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我是仙

    看着司马昭有些不明所以的神色,张春华又是长叹了一口气。
  子上终究还是比不上子元啊!
  “吾儿你都知道曹昭伯是优柔寡断之辈,那又如何敢这么肯定他不会出兵相救?”
  “别忘了,朝廷那边,有多少人是向着老贼的?”说到这里,张春华又骂了一句,“似曹爽这等蠢如猪狗之人,若非他这个姓,安能与老贼平起平坐?”
  说着,她又看向司马昭,“曹爽优柔寡断,万一被那些向着老贼的人说动,出兵相救,那当如何?”
  司马昭一听,不禁有些愕然,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若是曹爽真能出兵相救,那不是好事吗?”
  “对大魏,对河北,对老贼,确实都是好事,”张春华看着儿子,缓缓地说道,“但对你呢?可未必是好事。”
  看着儿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张春华只能是继续提醒道:
  “难道吾儿整日读书,却不知春秋质子故事?”
  司马昭这才猛然惊醒。
  质子?!
  大人竟是想让他去谯县做质子?
  迎着阿母的目光,司马昭久久不语,最后这才如同下定了决心一般地说道:
  “如果此次曹爽能顾全大局,出兵相救,挫败冯贼,孩儿就算是在谯县当个质子,也是心甘情愿。”
  河内的温县,乃是司马氏的老家。
  温县与河南隔河相望,冬日里大河会结冰,洛阳的汉军极有可能会利用这个良机渡河而来。
  到时候,温县就是第一个面对汉军的县城。
  身为司马氏的子弟,同时还是司马家族未来的族长,有什么理由退缩?
  听到儿子的回答,张春华似乎早就预料到了,她没有任何的意外,而是提起了另一个问题:
  “如果说,那老贼还有更大的图谋呢?”
  还有?
  司马昭抬起头,脸上的神色有些不可置信。
  本以为是当个使者,没想到却有可能成为质子,这已经让司马昭后背发凉了。
  可是听着阿母的意思,大人居然还有更深的谋算。
  张春华冷笑:
  “河北有危,就是司马氏有危,然则司马老贼如今已无退路。为了寻找退路,司马老贼什么事干不出来?”
  “你去谯县哭庭,被人当个笑话倒还罢了,反而是最安全的。”
  “当个质子,有老贼领大军在外,再加上以曹爽的性子,非迫不得已,也轻易不会害你。”
  “怕就怕,你去了谯县,当了笑话,没有搬回救兵,偏偏又被人扣下。”
  张春华说到这里,顿了一会,这才缓缓地说道:
  “你也说了,曹爽乃优柔寡断之人,但此人身边,小人环绕,君子皆避。”
  “万一那些小人,以一己私利而进馋言,欲加害于吾儿,吾儿当如何?”
  别的不说,那台中三狗中的丁谧,为司马懿所深恨,丁谧亦自知绝无与司马懿和解的可能。
  到时候司马昭前去谯县,丁谧会不会轻易放过他?
  再比如,曹爽的同乡桓范,被司马懿当着世人的面赶出河北,可谓在世人面前丢尽了脸。
  以此人怒杀孕妻的性格,怎么可能会不怀恨在心?
  以眼下的局势,他没有办法奈何得了司马懿,但司马昭主动送上门去,谁能保证此人不会迁怒到司马昭身上?
  听完张春华的分析,司马昭的后背已经是寒意阵阵。
  他有些颤抖地说道:
  “大人,大人说过,此番前去谯县,让我不须太过担心,难道,难道他就没有想到这些?”
  “又或者,或者大人已经暗中做好安排?”
  张春华“呵”地一声冷笑,闭上了眼:
  “他能有什么安排?此番你去谯县,若是被曹爽所辱,只能越发显得他是大魏忠臣。”
  “若是你成了质子,搬来救兵,那河北战事,他就能多几分把握。”
  “若是你因此没了性命……”
  张春华已经是在咬牙切齿了,“那他就能破了司马氏的死局!”
  曹大将军,现在可是挟着天子代表朝廷。
  儿子被曹大将军所害,那就是被朝廷所害。
  真到那个时候,河北战事不管如何,司马懿都能以此为借口,自立也好,投汉也罢,都能有了充足的理由。
  司马氏死局,就能生生被他破出一条路来。
  司马昭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栗起来。
  虽然他很不想相信阿母的话。
  但他知道,如果说,这世间还有谁最了解大人,那就是非阿母莫属。
  相比于张春华司马昭的悲风苦雨,远在河东的冯大司马,则是满面春风地接见了河东太守蒋斌及一众士吏。
  蒋斌在上党一役中表现不差。
  虽说比不过石苞等人,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能安抚住军心民心,倒也算得上是可圈可点。
  所以这几年,有他担任河东太守,再有王含配合防守太行陉上的天井关,还是让人比较放心的。
  见过河东士吏之后,冯大司马把蒋斌单独留了下来。
  “蒋郎君有没有想过回长安任职?”
  冯大司马没有废话,而是直接开门见山地问了一句。
  蒋斌一愣。
  他本以为大司马把自己留下来,是要给自己说起战前之事,没想竟是要在这个时候提起让自己离开河东?
  “大司马……这?”
  冯大司马看着蒋斌,缓缓地说道:
  “大将军病重,就连医学院那边,也不敢有把握说能让大将军熬这个冬日。”
  蒋琬这几年一直在养病。
  特别是最近这两年,他甚至时常不能理事,故而这才让费祎出任尚书令,接手政事。
  听到冯大司马的话,蒋斌的神色并没有任何变化。
  河东与关中,也就是隔了一条大河。
  现在大汉又不缺马,派个快马往来,也就一两日的功夫。
  所以自家大人的病情,蒋斌一直是能及时了解的。
  甚至他早就做好了丁忧的准备。
  可是大司马会在大战之前对自己说出这个话,仍是让蒋斌大为意外。
  “大司马为陛下所上的《出师表》有云:丞相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憾逝长安,非不自惜,顾王业不可得偏安,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丞相病逝前,外事托于大司马,内事托于大人。”
  “大司马临危受命,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大人亦常对某有言,芟秽弭难,乃是本职,自既暗弱,加婴疾疢,规方无成,夙夜忧惨。”
  “丞相为汉室三兴,大司马为汉室三兴,大人亦为汉室三兴,某虽不才,但亦愿为汉室三兴尽绵薄之力。”
  “某在此谢过大司马厚爱之意,然若是某因为大人之事回长安,恐怕大人不但不会高兴,反而会因为某的废公之举而生气。”
  身体本就不太好,如果再因为这个生气而有个什么意外,那就真是大不孝了。
  冯大司马倒是没有想到,自己随口提起这么一句,居然让蒋斌说了这么一大堆话。
  他的目光变得有些复杂起来,里面甚至还夹杂着莫名的感慨和敬佩。
  天下三分,蜀汉大约就是理想主义者最多的地方了。
  可惜的是,理想主义者的结局往往是悲剧。
  想到这里,冯大司马不由地叹了一口气:
  “大将军与我,也不是外人。”
  左右两位夫人的媒人,都是蒋琬。
  更别说冯大司马与蒋琬早年的往来交情。
  “每每想起丞相病逝于军中,甚至等到丞相下葬,我那位身在南中的兄长(即诸葛乔)都无法前来,我总是叹惜不已。”
  他看了一眼蒋斌,“所以,我自然不想让大将军也要步这样的后尘,没必要。”
  以大汉现在的形势,没有必要如此。
  “斌谢过大司马的好意,”蒋斌也不知是自嘲还是玩笑,“若是当真能像丞相那般,青史留名,我相信,大人甚至现在就可以把我放到南中去。”
  冯大司马沉默了一下,点头:
  “是我多此一举了,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他人。”
  “大司马千万不要这么说,”蒋斌连忙说道,“大战当前,大司马军务繁忙,还要特意抽出时间,谈及某之私事,某实是诚惶诚恐,感激涕零。”
  “此战过后,若是斌有幸侍奉汤药于大人跟前,皆是大司马之恩。”
  河北这一战,注定了是一场大战,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
  眼下已经是快要到年底了,大将军能不能熬得过今年都难说。
  所以冯大司马听了蒋斌的话,只是笑笑。
  就当是场面话了。
  话说到这一步,冯大司马自然是不好再劝什么,只是说道:
  “既然你已有计较,那我就不再多说了。”
  结束了谈话,大司马当先向外走去,跟在后面的蒋斌忍不住地说道:
  “大司马请放心,若是此战当真能收复河北,到时候大人就算是已在黄壤之下,也会欣慰含笑。”
  顿了一顿,又多嘴进谏了一句:
  “河北战事,大司马上负陛下重托,下担将士性命,斌虽愚钝,亦要冒死谏言,恳请大司马大战当前,以战事为要,莫再无关战事的事情而分心。”
  冯大司马听到这个话,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蒋斌,目光中再次露出些许复杂。
  面对理想主义者,冯大司马还是愿意多讲一些道理的。
  在南中时,蒋斌和自己之间的一些不愉快,其实起因也正是他太过忠于皇家。
  从这一方面讲,他也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了。
  当然,这点不愉快,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河东太守的这个位置,还是冯大司马亲自举荐他的。
  “蒋郎君都说了,现在是战前,”大司马的脸上浮起淡淡的自信和从容,“若是连战前的琐事都要我亲自处理,那我麾下那些参军和参谋又该做什么?”
  就算是战时的战术预演,参军和参谋们这几年来,都做了不知多少次的推演。
  想起中都护府每年都会挑选最优秀的那部分学生进入参谋团学习。
  蒋斌脸上露出苦笑,“是斌布鼓雷门了,居然狂妄到想在军中之事上劝谏大司马。”
  虽说大司马是丞相指定的接班人,甚至大司马还是丞相的弟子。
  但不得不说,两人的行事风格,根本就是两个极端。
  以他的身份,还没有资格判定谁优谁劣。
  只是……
  看着走在自己前面显得有些轻松写意的身影,再想起在蜀地时,自家大人时常感叹丞相的辛劳。
  蒋斌心里不禁冒出一个有些不敬的想法:
  如果当初丞相能听从杨子昭(即杨颙)的劝说,“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
  想来就算是不如大司马现在这般轻松,想必也不必如在时那般辛劳。
  在河东太守府动员了河东的士吏之后,冯大司马马不停蹄,赶向下一个目标。
  负责驻守轵关陉的王含,早早就等待着大司马的到来。
  待他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激动地小跑上去:
  “末将王含,拜见君侯!”
  称“大司马”,而是称“君侯”,已经表明了他与冯大司马之间的关系。
  人人都能称冯君侯为大司马,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称大司马为君侯。
  “不必多礼了。”骑在马上的冯大司马示意王含,“前面带路。”
  没有客套,语气也不客气,却是不知多少人欲求而不得的态度。
  因为这表明着冯大司马的不见外。
  “喏!”
  王含应了声,却是没有转身,而是上前,亲自给冯大司马牵马。
  他本是王平的族人,被王平从族里带出来,又跟在冯大司马身边多年,常受指点。
  以前跟随冯大司马时,带领亲卫营,执鞭随镫最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虽说已经领军独守一方,但此时重操旧业,并没有一丝不好意思。
  倒是冯大司马见此,举起马鞭指了指前方那些迎接自己的将士,问道:
  “你好歹也算是将军了,如此姿态,不怕被人笑话?”
  王含摇头,认真地说道:
  “军中谁不知道末将是君侯带出来的人?君侯大恩,末将从不敢忘,莫说是为君侯牵马执鞭,就是为君侯赴死,末将也不会犹豫。”
  说着,他用空着的另一只手指向冯大司马马鞭所指的方向,“而且只要大司马允许,愿意为大司马牵马,恐怕会有不少人抢破头。”
  作为冯大司马最早的追随者之一,王含几乎可以说是亲眼看着君侯如何带领大汉将士,不断地击溃贼人。
  一步一步地树立起在大汉军中的威望。
  特别是在丞相逝去后,统内外军事的君侯,在上党一役中扭转乾坤,在军中的声望更是达到了顶峰。
  没有哪个将士不愿意追随战无不胜的统帅。
  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战无不胜的统帅,可以让他们取得更大军功的同时,还能最大可能地保下性命。
  荣誉,军功,性命……
  这些将士最需要,也是最看重的东西,也只有追随这样的统帅才最有可能得到。
  君侯,就是最被大汉将士认可的统帅,甚至在不少人的心目中,他已经是军神。
  大战当前,能为大汉军神牵马执鞭,丢人吗?
  不,这是荣耀,更是机遇啊!
  

本文网址:http://www.xsphw.com/xs/1/1448/17014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sphw.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