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反扑与较量
推荐阅读:燕归尔新书入骨宠婚误惹天价老公、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我的模拟长生路、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人族镇守使、万相之王、反派:开局喂萝莉女主吃进口糖、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我是仙、
延熙二年五月,大汉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汉天子下了一道诏令:
为了避免与官吏考课法混淆,特诏把凉州选才考课法改为科举法,与察举、征辟并列为大汉选才之制。
同时还下令,将《千字文》和《正音字典》两本书,列为学堂必备书本。
虽然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但当天子正式宣布的时候,仍让那些关心天下局势的世家大族——特别是在季汉境内的世家大族——大是震动。
《千字文》自不必说,乃是当今世上,最合适开蒙的文章,没有之一。
而《正音字典》则是历经十数载,经过学院集大汉名儒宿士,数次编制,数次改名,如今已经是辅助识字的最大利器。
更别说还有拼音与印刷术的加成。
这几样东西,相辅相成,让学堂的开蒙效率远超各大家族内部私学,教学效果更是形成了降维打击。
世家大族们惊恐地发现,现在已经不是他们能不能继续垄断学问的问题。
而是如果他们敢不顺应大汉的世道,数百年来的安身立命之本有可能会被冲击得粉碎的问题。
与蜀地世家的竭力反抗不同,和凉州豪右的半推半就也不一样。
关中并州河东三地的大族,可比这两地世家的觉悟高多了。
听闻汉家天子下了诏令,各家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陛下高瞻远瞩,汉室三兴有望。
不但称赞,而且还以实际行动支持汉家天子。
比如派出话事人,前往长安,寻找门路,拜访朝中大佬,表示愿意出钱出粮,协助朝廷在各地兴建学堂。
又比如说把各家的出色子弟都推出来,参加皇家学院的举荐。
当然,年纪小一些的,送入长安学堂读书,过两三年再考学院,也不是不行……
“给,这是今年各地给学院举荐上来的学子。”
六月的天气,正值关中最热的时候。
冯都护躲在人工空调的屋子里,正若有所思地看着从吴国传回来的消息。
右夫人风风火火地冲进来,“啪”地一声,把一叠纸拍到案几上,然后拿起晾好的凉茶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口。
喝得有些急了,苦得她直吐舌头。
“外头这般热,都不知道你急什么?走那么快,身上全是汗!”
冯都护一边唠叨着,一边起身,打开冰鉴,拿出里头切好的寒瓜,放到右夫人面前。
右夫人坐在椅子上,拿起寒瓜啃了几口,这才舒服地叹了一口气。
“甜,又甜又水,解渴!真是个好东西,阿郎要不要吃?”
冯都护摇头:“我不喜欢吃,你吃吧。”
比起后世的少籽甚至无籽的沙瓤,这个时代的寒瓜,里头密密麻麻的全是籽,而且里瓤有些面,味道也不太够。
对于冯都护来说,口感实在是太差了。
“对你来说是个好东西,但对百姓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个东西,占地不占地无所谓,但需要的肥料太多了,只能小面积播种,不宜推广。”
右夫人瞟了他一眼,吐出几颗瓜籽:
“推不推广无所谓,反正我也不会种地,但家里有田有地,不缺钱不缺粮。”
“别人家可以没有这一口,但我们家不行,每年我可是都要吃瓜避暑的。”
堂堂大汉顺德君,吃一口瓜怎么啦?
哼!
冯都护神色有些无奈,目光却是有些宠溺地看向右夫人:
“我就是随口这么一说,放心,少不了你这一口吃的。”
事实上,寒瓜的培养,这几年一直在持续,而且还是李许氏在主持这个项目。
只为了更少籽的瓜瓤,更沙甜的口感。
哪一年培养出来了,说不得冯都护就喜欢吃瓜了呢?
说完闲话,冯都护拿起右夫人送过来的纸,问道。
“这是什么?”
“今年各地举荐进入学院的学子名单。”
右夫人又吃完一块瓜,感觉身上的热气已经在冰鉴的作用下消失殆尽,于是凑到了冯都护的身边,解释道:
“蜀雍凉并诸州的所有名单,都在这里面了。”
捏了捏,感觉有些厚,冯都护问道:“多少人?”
右夫人侧头想了一下,回答道:“六百零三人。”
“太多了!”冯都护把名单直接扔回案几上,仰躺到椅背上,面有不悦之色:“没想到他们居然这般贪心!”
按理来说,举荐人才,应当按各地的人口比例来推举。
只是关中之战后,一下子收复了这么多的旧地,朝廷郡县官吏不足的问题开始暴露了出来。
以大汉现在的发展趋势,朝廷确实也需要储备人才。
再加上这一次举荐,确实也比较特殊。
说白了,就是收拢天下士子之心,这也是整合大汉内部资源的举动。
以便能早日向东进军。
所以这一次举荐人才,并没有规定人数具体数目。
只是冯都护还是小瞧了世家们的贪婪。
“大汉现在才多少人?更别说各地学堂保送上来的学生都没有这么多。”
“若是再加上各地征辟的人数,说不得就是学院学生的数倍之多,他们这是想要做什么?”
科举、察举、征辟并行,并不是什么妥协,而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就算是冯都护挖了十数年世家的墙角,但面对百年以上的底蕴,十数年的底子还是太薄了。
察举也好,征辟也罢,基本都是世家子弟才能达到要求。
实事求是地说,苍头黔首家中出来的孩子,除了上战场,在九死一生中博取功名。
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进入皇家学院学习,才有可能与世家子弟一较长短——而且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最终也未必能比得过世家子弟。
在这个乱世,若非有超越时代的眼光,和刮骨疗毒的勇气。
谁有耐心一步步种田,不断投入海量钱粮,耗费着不知多久的时间,辛辛苦苦地重新建立起另一套人才培养体系?
更别说期间所要冒的巨大风险。
要么是被人从内部破坏,要么是外部的敌人不给你机会,内外勾结就更是正常。
有这个精力,有这个钱粮,还不如多养几支军伍,早日统一天下。
所以说,拿来就可以直接用的世家子弟不香么?
冯都护这一次,为了大局着想,难得一次给了这些世家大族不小的面子。
没想到对方根本不领情。
只听得右夫人“嗤”地一声笑,说道:
“他们是个什么打算,难道你真不知道?不就是想要试探一番朝廷的底线。”
“毕竟今年可是正式科举的第一年呢,若是能让家中子弟大举进入学院,那可就占了先机了。”
冯都护脸上露出冷笑:
“朝廷的底线就是,学院的大部分学生,必须要从学堂保送上来,举荐只能是辅佐之道。”
科举以后只能不断加强,不能削弱。
而察举和征辟,则正好相反,只能不断削弱。
智力资源,绝不能继续任由世家大族所垄断。
这么多年了,估计世家们也看出了朝廷的意图。
所以趁着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没有成为大汉官吏主流的时期,疯狂举荐自己人上来,想要抢占位置。
“大汉数百年来,都是以察举为主,现在阿郎想要推行科举,大伙一时间没有转变过来,也是可以理解。”
右夫人叹了一口气,“说实在的,就眼下来说,世家子弟确实是要比普通百姓的子弟要强上不少。”
“各地举荐了这么多人上来,恐怕也不能全部算是故意……”
冯都护点头:
“我又何尝不知这一点?但为了大汉的长远考虑,科举势在必行。”
右夫人指了指案几上的名单:“那这个怎么办?”
冯都护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伸出右手,按到名单上。
右夫人还以为他是打算拿起来细看,挑选人员,没想到冯都护却是按着名单,食指开始敲打纸张。
这是他思索的小动作。
“直接打回去也不好,毕竟这是陛下还于旧都后第一次大规模在大汉境内选才。”
“若是打回去让他们重选,有人看笑话还是小事,说不得落了天子的颜面,折了天子威信才是大事。”
右夫人微微一皱眉:
“可是全部收入学院,那也不妥啊!”
这算不算是世家的反扑呢?
只要有一点机会,他们就不会放过。
冯都护想到这里,忽然古怪一笑:
“各地举荐上来的学子,不都是怀着为国效力之宏志么?我们可不能凉了他们的心啊!”
右夫人一怔,看向冯都护。
冯都护的食指急促地敲了几下,只听得他继续说道:
“关中民生疲蔽,如今的第一要事,就是要恢复生产,偏偏下边各县的人手多有不足。”
“既然这些学子想要为国效力,那就让他们先到下边去帮忙,顺便体察民情,观察民间疾苦。”
当年凉州考课,不知多少世家子吃不了基层的苦头,逼得不少人半途而退。
听得冯都护欲故计重施,右夫人却是有些担心:
“凉州考课,乃是选才入仕,让考生体察民情,无可厚非。”
“而进入学院,却是求取学问为先,二者岂能同日而语?阿郎此举,怕是有所不妥。”
“不必担心。”冯都护胸有成竹地一笑,“学院出来的学生,最后也是有一年的实习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话放在古代,可能有些夸张。
但学子成年以后,外出游学,增长见识,是一件正常,乃至理所当然的事情。
学院最后一年的实习安排,其实也是学生另一种名义上的游学——与个人游学的区别就在于,这是学院统一安排的游学。
“这些举荐上来的学子,皆是各地才俊,岂有弱者?就让他们提前实习了。”
右夫人面上仍有忧色:
“那学堂保送上来的学生又怎么办?只怕到时候有人说区别对待,有失公平。”
“就是让他们觉得不公平。”冯都护面容沉静,“就是让他们知道,从学堂考入学院的学生,才是正牌皇家学院的学子。”
“就是要比举荐上来的学生,更受朝廷重视。”
科举就算有再多的弊端,但它仍然可以说是封建时代最公平的选才方式了。
它对一个国家是利多于弊,还是弊多于利,还是要看统治者想用科举达成什么目的。
拿唐朝前期的科举来说,主要是以“时务策”为主。
因为它涉及国家社会现实问题,这就让读书人不但要熟读经书,同时还要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除了科举,武则天甚至开创了武举。
这让科举选才在唐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可惜的是,宋的重文轻武,不但阉割了儒学,同时还利用科举钳制读书人的思想。
这给后世开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头。
最后导致明清的科举,渐渐地发展成八股文考试。
让读书人变得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只能满嘴“之乎者也”。
与汉唐时仗剑游历天下的读书人完全不是一个物种。
不过就算是明清时代,科举也从来都不是唯一的入仕方式。
行卷,荫官,捐监等等,都是进入官场的补充方式。
但不管是哪一种,它们绝大部分时候,地位都没能超过科举。
科举入仕的官员,就是要比别的方式入仕的官员腰杆子硬。
冯都护最终所要营造的,也是这种效果。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科举、察举、征辟入仕的官员,地位肯定基本都是相当的。
只不过他要有意识地把科举的地位慢慢抬起来,渐渐地潜移默化。
一点一点地挤压察举和征辟,就是变相地在挤压世家子弟的入仕空间。
最后逼得他们不得不退到与普通人一样的起点——至少在学院里是这样的。
这已经是冯都护打破世家智力资源垄断所能做到的极致。
也是能给天下所有学子的一个最大公平。
同时也可以让大汉能团结最广泛社会层面。
右夫人知道这必然会有不小的阻力,只见她思索一下,建议到:
“不如这样,若是有人当真在一年的时间里,表现出色,也可以直接察举或者征辟出仕,阿郎以为如何?”
冯都护闻言,不禁“咦”了一声,赞赏地看向右夫人:
“细君不愧是吾之女诸葛,此言甚是有理。”
反正现在是科举察举征辟并行,并无高低之分,能提前入仕,想必正好合不少人之意。
同时还可以堵住某些人的嘴:
有本事你就直接通过考察入仕。
没本事就好好通过考核,进入学院学本事。
如果连考核都通不过,那就是无能无才!
无能无才,也想进入大汉帝国的官吏阶层?
真当大汉是像魏贼那般,重出身不重品性才学吗?
想到这里,冯都护再次靠回椅背上:
“就这么办吧,到时候把这份名单再抄一份,送到尚书台去,让尚书台安排。”
“阿郎不看看吗?”
“不看了,有什么好看的。”
那就是汉天子下了一道诏令:
为了避免与官吏考课法混淆,特诏把凉州选才考课法改为科举法,与察举、征辟并列为大汉选才之制。
同时还下令,将《千字文》和《正音字典》两本书,列为学堂必备书本。
虽然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但当天子正式宣布的时候,仍让那些关心天下局势的世家大族——特别是在季汉境内的世家大族——大是震动。
《千字文》自不必说,乃是当今世上,最合适开蒙的文章,没有之一。
而《正音字典》则是历经十数载,经过学院集大汉名儒宿士,数次编制,数次改名,如今已经是辅助识字的最大利器。
更别说还有拼音与印刷术的加成。
这几样东西,相辅相成,让学堂的开蒙效率远超各大家族内部私学,教学效果更是形成了降维打击。
世家大族们惊恐地发现,现在已经不是他们能不能继续垄断学问的问题。
而是如果他们敢不顺应大汉的世道,数百年来的安身立命之本有可能会被冲击得粉碎的问题。
与蜀地世家的竭力反抗不同,和凉州豪右的半推半就也不一样。
关中并州河东三地的大族,可比这两地世家的觉悟高多了。
听闻汉家天子下了诏令,各家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陛下高瞻远瞩,汉室三兴有望。
不但称赞,而且还以实际行动支持汉家天子。
比如派出话事人,前往长安,寻找门路,拜访朝中大佬,表示愿意出钱出粮,协助朝廷在各地兴建学堂。
又比如说把各家的出色子弟都推出来,参加皇家学院的举荐。
当然,年纪小一些的,送入长安学堂读书,过两三年再考学院,也不是不行……
“给,这是今年各地给学院举荐上来的学子。”
六月的天气,正值关中最热的时候。
冯都护躲在人工空调的屋子里,正若有所思地看着从吴国传回来的消息。
右夫人风风火火地冲进来,“啪”地一声,把一叠纸拍到案几上,然后拿起晾好的凉茶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口。
喝得有些急了,苦得她直吐舌头。
“外头这般热,都不知道你急什么?走那么快,身上全是汗!”
冯都护一边唠叨着,一边起身,打开冰鉴,拿出里头切好的寒瓜,放到右夫人面前。
右夫人坐在椅子上,拿起寒瓜啃了几口,这才舒服地叹了一口气。
“甜,又甜又水,解渴!真是个好东西,阿郎要不要吃?”
冯都护摇头:“我不喜欢吃,你吃吧。”
比起后世的少籽甚至无籽的沙瓤,这个时代的寒瓜,里头密密麻麻的全是籽,而且里瓤有些面,味道也不太够。
对于冯都护来说,口感实在是太差了。
“对你来说是个好东西,但对百姓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个东西,占地不占地无所谓,但需要的肥料太多了,只能小面积播种,不宜推广。”
右夫人瞟了他一眼,吐出几颗瓜籽:
“推不推广无所谓,反正我也不会种地,但家里有田有地,不缺钱不缺粮。”
“别人家可以没有这一口,但我们家不行,每年我可是都要吃瓜避暑的。”
堂堂大汉顺德君,吃一口瓜怎么啦?
哼!
冯都护神色有些无奈,目光却是有些宠溺地看向右夫人:
“我就是随口这么一说,放心,少不了你这一口吃的。”
事实上,寒瓜的培养,这几年一直在持续,而且还是李许氏在主持这个项目。
只为了更少籽的瓜瓤,更沙甜的口感。
哪一年培养出来了,说不得冯都护就喜欢吃瓜了呢?
说完闲话,冯都护拿起右夫人送过来的纸,问道。
“这是什么?”
“今年各地举荐进入学院的学子名单。”
右夫人又吃完一块瓜,感觉身上的热气已经在冰鉴的作用下消失殆尽,于是凑到了冯都护的身边,解释道:
“蜀雍凉并诸州的所有名单,都在这里面了。”
捏了捏,感觉有些厚,冯都护问道:“多少人?”
右夫人侧头想了一下,回答道:“六百零三人。”
“太多了!”冯都护把名单直接扔回案几上,仰躺到椅背上,面有不悦之色:“没想到他们居然这般贪心!”
按理来说,举荐人才,应当按各地的人口比例来推举。
只是关中之战后,一下子收复了这么多的旧地,朝廷郡县官吏不足的问题开始暴露了出来。
以大汉现在的发展趋势,朝廷确实也需要储备人才。
再加上这一次举荐,确实也比较特殊。
说白了,就是收拢天下士子之心,这也是整合大汉内部资源的举动。
以便能早日向东进军。
所以这一次举荐人才,并没有规定人数具体数目。
只是冯都护还是小瞧了世家们的贪婪。
“大汉现在才多少人?更别说各地学堂保送上来的学生都没有这么多。”
“若是再加上各地征辟的人数,说不得就是学院学生的数倍之多,他们这是想要做什么?”
科举、察举、征辟并行,并不是什么妥协,而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就算是冯都护挖了十数年世家的墙角,但面对百年以上的底蕴,十数年的底子还是太薄了。
察举也好,征辟也罢,基本都是世家子弟才能达到要求。
实事求是地说,苍头黔首家中出来的孩子,除了上战场,在九死一生中博取功名。
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进入皇家学院学习,才有可能与世家子弟一较长短——而且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最终也未必能比得过世家子弟。
在这个乱世,若非有超越时代的眼光,和刮骨疗毒的勇气。
谁有耐心一步步种田,不断投入海量钱粮,耗费着不知多久的时间,辛辛苦苦地重新建立起另一套人才培养体系?
更别说期间所要冒的巨大风险。
要么是被人从内部破坏,要么是外部的敌人不给你机会,内外勾结就更是正常。
有这个精力,有这个钱粮,还不如多养几支军伍,早日统一天下。
所以说,拿来就可以直接用的世家子弟不香么?
冯都护这一次,为了大局着想,难得一次给了这些世家大族不小的面子。
没想到对方根本不领情。
只听得右夫人“嗤”地一声笑,说道:
“他们是个什么打算,难道你真不知道?不就是想要试探一番朝廷的底线。”
“毕竟今年可是正式科举的第一年呢,若是能让家中子弟大举进入学院,那可就占了先机了。”
冯都护脸上露出冷笑:
“朝廷的底线就是,学院的大部分学生,必须要从学堂保送上来,举荐只能是辅佐之道。”
科举以后只能不断加强,不能削弱。
而察举和征辟,则正好相反,只能不断削弱。
智力资源,绝不能继续任由世家大族所垄断。
这么多年了,估计世家们也看出了朝廷的意图。
所以趁着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没有成为大汉官吏主流的时期,疯狂举荐自己人上来,想要抢占位置。
“大汉数百年来,都是以察举为主,现在阿郎想要推行科举,大伙一时间没有转变过来,也是可以理解。”
右夫人叹了一口气,“说实在的,就眼下来说,世家子弟确实是要比普通百姓的子弟要强上不少。”
“各地举荐了这么多人上来,恐怕也不能全部算是故意……”
冯都护点头:
“我又何尝不知这一点?但为了大汉的长远考虑,科举势在必行。”
右夫人指了指案几上的名单:“那这个怎么办?”
冯都护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伸出右手,按到名单上。
右夫人还以为他是打算拿起来细看,挑选人员,没想到冯都护却是按着名单,食指开始敲打纸张。
这是他思索的小动作。
“直接打回去也不好,毕竟这是陛下还于旧都后第一次大规模在大汉境内选才。”
“若是打回去让他们重选,有人看笑话还是小事,说不得落了天子的颜面,折了天子威信才是大事。”
右夫人微微一皱眉:
“可是全部收入学院,那也不妥啊!”
这算不算是世家的反扑呢?
只要有一点机会,他们就不会放过。
冯都护想到这里,忽然古怪一笑:
“各地举荐上来的学子,不都是怀着为国效力之宏志么?我们可不能凉了他们的心啊!”
右夫人一怔,看向冯都护。
冯都护的食指急促地敲了几下,只听得他继续说道:
“关中民生疲蔽,如今的第一要事,就是要恢复生产,偏偏下边各县的人手多有不足。”
“既然这些学子想要为国效力,那就让他们先到下边去帮忙,顺便体察民情,观察民间疾苦。”
当年凉州考课,不知多少世家子吃不了基层的苦头,逼得不少人半途而退。
听得冯都护欲故计重施,右夫人却是有些担心:
“凉州考课,乃是选才入仕,让考生体察民情,无可厚非。”
“而进入学院,却是求取学问为先,二者岂能同日而语?阿郎此举,怕是有所不妥。”
“不必担心。”冯都护胸有成竹地一笑,“学院出来的学生,最后也是有一年的实习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话放在古代,可能有些夸张。
但学子成年以后,外出游学,增长见识,是一件正常,乃至理所当然的事情。
学院最后一年的实习安排,其实也是学生另一种名义上的游学——与个人游学的区别就在于,这是学院统一安排的游学。
“这些举荐上来的学子,皆是各地才俊,岂有弱者?就让他们提前实习了。”
右夫人面上仍有忧色:
“那学堂保送上来的学生又怎么办?只怕到时候有人说区别对待,有失公平。”
“就是让他们觉得不公平。”冯都护面容沉静,“就是让他们知道,从学堂考入学院的学生,才是正牌皇家学院的学子。”
“就是要比举荐上来的学生,更受朝廷重视。”
科举就算有再多的弊端,但它仍然可以说是封建时代最公平的选才方式了。
它对一个国家是利多于弊,还是弊多于利,还是要看统治者想用科举达成什么目的。
拿唐朝前期的科举来说,主要是以“时务策”为主。
因为它涉及国家社会现实问题,这就让读书人不但要熟读经书,同时还要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除了科举,武则天甚至开创了武举。
这让科举选才在唐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可惜的是,宋的重文轻武,不但阉割了儒学,同时还利用科举钳制读书人的思想。
这给后世开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头。
最后导致明清的科举,渐渐地发展成八股文考试。
让读书人变得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只能满嘴“之乎者也”。
与汉唐时仗剑游历天下的读书人完全不是一个物种。
不过就算是明清时代,科举也从来都不是唯一的入仕方式。
行卷,荫官,捐监等等,都是进入官场的补充方式。
但不管是哪一种,它们绝大部分时候,地位都没能超过科举。
科举入仕的官员,就是要比别的方式入仕的官员腰杆子硬。
冯都护最终所要营造的,也是这种效果。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科举、察举、征辟入仕的官员,地位肯定基本都是相当的。
只不过他要有意识地把科举的地位慢慢抬起来,渐渐地潜移默化。
一点一点地挤压察举和征辟,就是变相地在挤压世家子弟的入仕空间。
最后逼得他们不得不退到与普通人一样的起点——至少在学院里是这样的。
这已经是冯都护打破世家智力资源垄断所能做到的极致。
也是能给天下所有学子的一个最大公平。
同时也可以让大汉能团结最广泛社会层面。
右夫人知道这必然会有不小的阻力,只见她思索一下,建议到:
“不如这样,若是有人当真在一年的时间里,表现出色,也可以直接察举或者征辟出仕,阿郎以为如何?”
冯都护闻言,不禁“咦”了一声,赞赏地看向右夫人:
“细君不愧是吾之女诸葛,此言甚是有理。”
反正现在是科举察举征辟并行,并无高低之分,能提前入仕,想必正好合不少人之意。
同时还可以堵住某些人的嘴:
有本事你就直接通过考察入仕。
没本事就好好通过考核,进入学院学本事。
如果连考核都通不过,那就是无能无才!
无能无才,也想进入大汉帝国的官吏阶层?
真当大汉是像魏贼那般,重出身不重品性才学吗?
想到这里,冯都护再次靠回椅背上:
“就这么办吧,到时候把这份名单再抄一份,送到尚书台去,让尚书台安排。”
“阿郎不看看吗?”
“不看了,有什么好看的。”
本文网址:http://www.xsphw.com/xs/1/1448/17012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sphw.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