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朝堂斗法
推荐阅读:寒门崛起、踏星、反派:开局喂萝莉女主吃进口糖、猎天争锋、绝境黑夜、万相之王、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新白蛇问仙、重回1982小渔村、万古帝婿、
“蹇尚书,下官以为皇上这两条政令……弊端很大。”吏部侍郎轻哼,“自古帝王立嫡立长,百姓自是有样学样,哪有平均分的啊?”
“不错。”刑部侍郎附和,“百姓大多不富裕,只传给嫡长子还好,
可一旦平均,谁都过不好!”
户部侍郎捋须点头:“皇上虽是好心,但终是有些欠思量。”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身为臣子,我等理应规劝皇上才是。”礼部侍郎希冀的看着蹇义,“蹇尚书,您说呢?”
蹇义:“……”
若换平时,他一招接化发,就打发了。
可如今不行。
内部不稳,内阁又虎视眈眈,他这个天官若不能站出来,队伍立马得散。
蹇义有不粘锅的本事,却不能行不粘锅之事。
夏原吉知道蹇义的难处,且他心理上也赞同新皇的政令,于是开口替蹇义解围:
“新皇初登大宝,正是一展宏图之时,如今刚颁发两项政令,我们若激烈反对,皇上脸上也不好看,内阁则会从中挑拨,以达到我们和皇上相争,他们取利的目的。”
礼部侍郎皱眉道:“可这两项政令……的确欠妥当啊!”
夏原吉还欲再说,却被蹇义拦住了。
这一会儿,蹇义的大脑高速运转,已经想出新的不粘锅之法。
“夏尚书言之有理,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蹇义上来先定了调子,接着又道,“我们不能出面,但可以让别人出面啊!”
“谁?”
“都察院!”蹇义冷笑道,“上次南民北迁,都察院背后捅刀子,事后,内阁被我们完虐,他们又主动求和,哼哼,这个账,我们可还没找他们算呢。”
“对啊!”众人眼睛大亮,“尚书高见!”
娘的,可算是糊弄过去了……蹇义微笑道:“那些个御史言官,‘战斗力’可不是一般的彪悍,何须我们出马?”
“哎呀呀……”吏部侍郎立即捧哏,“尚书大才啊!”
“还得是蹇尚书。”
“蹇尚书总有办法!”
……
享受完奉承后,蹇义这才道:“宜早不宜迟,本官亲自去施压,午朝必须争论出个结果来。”
顿了顿,他沉声道:“内阁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而非皇上,若真事不可违,还望诸位以大局为重。”
众人点头:“蹇尚书放心,我等知道轻重。”
无论是‘平均分家’还是‘进士限额’,在自身权势面前,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能混到这个位置,没一个死脑筋,真无法改变,自然是舍小保大。
蹇义这才真正放心。
……
……
午朝。
李青掐着点儿来。
奉天殿上,六部面色凝重,内阁却是干劲儿满满。
李青有些诧异:小朱这画饼技术见涨啊,内阁没有得到提拔,仍如此战意盎然,不过……就看他后面怎么圆饼了。
少顷,朱瞻基步入大殿。
群臣行礼,分班站好,不动如山。
朱瞻基扫视了眼群臣,朗声道:“诸卿可有本奏?”
“臣有本奏!”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出班,拱手道:“恕臣斗胆,皇上早朝提倡的两条政令……有不妥之处。”
“不妥?”朱瞻基淡淡道,“那你为何不在早朝时言明?”
“臣……愚钝,当时并未参详透彻。”左副都御史红着脸说。
朱瞻基笑笑,身子后倾,舒服地靠在龙椅上。
他很随意。
但越是如此,左副都御史越是紧张,这位皇爷可不是先帝,看着就不像善茬。
奈何受人所制,这位左副都御史没得选,心里骂了一遍蹇义的祖宗八辈儿后,这才硬着头皮开口:
“臣以为……皇上提倡的家产平均分配,有偏颇之处。”左副都御史陪着小心,“百姓家产传嫡长,是为更好的延续香火,
打比方来说,若条件不好的人家,把为数不多家产平均分给多个儿子,那…谁也过不好,尤其是在有天灾人祸的时候,只传一人,则能保住香火,更好的传承!”
顿了顿,“纵观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这也是我华夏绵延数千年的根本所在。”
朱瞻基没说话,只是瞟了一眼内阁所在的位置。
黄淮当即站了出来,冷笑道:“副都御使此言大谬!”
他朗声道:“历朝历代的规矩就是对的吗?
若是对的,那些朝代又岂会亡?
莫非,你要让大明走他们的老路?”
夺命三连,怼的左副都御史一个头两个大,这么大的锅他哪里敢接?
“本官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几个意思?!”
黄淮年纪大,脾气也大,嗓门更大,这一声冷不防的大喝,朱瞻基都吓一激灵。
“本官……”左副都御史被这一吓,也忘了怎么说。
这时,右副都御使站了出来,“黄学士避重就轻,只知拿大势压人,为何不正面回答问题呢?”
“那就正面回答。”杨荣出班,“如今我大明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南有开海,北有开荒,哪有什么平分家产,就过活不下去的存在?
恰恰相反,本官倒觉得…家产平分才是最公平,最有利和谐的策略。”
右副都御使一时间无法反驳出口,首先,现在的大明确实昌盛,其次,反驳杨荣就意味着反驳太祖、太宗、仁宗的政绩。
他有些恼羞成怒:“你一个五品官,与本官辩论时,应称下官才是,你屡屡顶撞本官是何居心?”
杨士奇出班为好友站台:“朝堂议事,议的是事,而非官职大小,若论地位高低算对错,谁有皇上的地位高,你们反驳皇上是何居心?”
“……”
精彩,还是朝堂斗法精彩……李青看得津津有味。
朱瞻基托着下巴,也是一副看戏的样子。
朝堂陷入短暂的沉默,第一回合结束,内阁完胜!
接着,第二回合开始!
佥都御史出班,避开第一个问题,道:“朝廷以科举考试招纳贤才,自然是要择优录取,不应按地域分配名额,
凭本事,凭硬实力,才最是公平。”
他拱手道:“皇上,按省份分配名额,实在有失公允,难道生的地方好,也是本事吗?”
朱瞻基不搭理他,瞟了内阁几人一眼。
金幼孜踏前一步,哼道:“大谬之言,各省份的名额一致,难道就不公平啦?”
他朗声道:“下官是江.西人,江.西的官员也是最多的,但下官看来这样并不利于朝局;
当一个地方的官员过多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结党情况,结党后又会不可避免地营私,敢问这位佥都御史,以为下官所言如何?”
佥都御史:“……”
又哑火一个。
金幼孜这次是豁出去了,连家乡情谊都不顾了,就问你死不死?
没人再敢抬杠了,金幼孜鞋都不要了,他们哪敢硬刚?
再者,他们反对就是为了结党。
朱瞻基扫视一眼,眸光幽冷:“还有谁要反对?”
朝堂一片寂静,无人说话。
朱瞻基神色一缓,笑道:“既然没人反对,那就执行吧,翰林院起草,礼部颁发,昭告天下!”
顿了下,“都察院听旨。”
刚才还跟内阁硬刚的都察院几人,脸色瞬间一变,心惊胆战地出班上前,“臣等听旨。”
朱瞻基温和道:“几位爱卿莫慌,御史言官本就是提意见的,朕又岂会因几位爱卿与朕意见相左而生气?”
“皇上虚怀若谷,臣等惭愧。”几人暗暗松了口气,但仍不敢大意。
却听朱瞻基继续道,“若要大明繁荣昌盛,需君臣共治,需要地方、朝廷的共同协作,同样,御史言官不能只局限于朝廷,地方上也要成立监察系统。”
略一停顿,朱瞻基起身道:“朕欲设立监察御史,监察地方上的民生、军备、刑讼、财赋……”
群臣震惊。
都察院几位大佬率先反应过来,跪地高呼:“皇上圣明啊!”
几人激动的浑身颤抖,几乎热泪盈眶。
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
六部、内阁等人的脸色都不好看,谁也没想到,这次部阁之争,最后的竟让都察院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这权力实在太大了,可以说,都察院一步登天,直接有了和六部叫板的资格。
这一来,即便内阁不被提拔,六部也不会好过。
朱瞻基的这一决定,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就连都察院自己都没想到,天上会落下这么大一个馅饼。
他们幸福的都要晕过去了。
“皇上三思……!”
六部官员尽皆拜倒,个个面色愤懑。
朱瞻基瞟了眼内阁,但这次内阁不干了。
大饼一波又一波,一点实质性的东西都没给,现在又横空出来一个都察院,他们心里也有气。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朱瞻基尴尬地看了李青一眼,李青假装没看到。
无奈,朱瞻基只好道:“朕乏了,明日再议。”
说罢,不顾众臣挽留,径直扬长而去。
朱瞻基一走,朝堂上瞬间炸了锅。
六部、都察院直接开怼,双方唾沫星子横飞,就差骂娘了。
内阁见没人搭理他们,觉得被小瞧了,硬生生融入圈子,然后和六部怼了起来。
六部树大根深,一怼二不落下风,内阁见六部如此生猛,直接表态:俺们内阁,承认都察院的权势地位!
好兄弟,够义气……都察院投桃报李,和内阁沆瀣一气,合力怼六部。
一个个引经据典,各显神通,可比唱大戏热闹多了。
“不错。”刑部侍郎附和,“百姓大多不富裕,只传给嫡长子还好,
可一旦平均,谁都过不好!”
户部侍郎捋须点头:“皇上虽是好心,但终是有些欠思量。”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身为臣子,我等理应规劝皇上才是。”礼部侍郎希冀的看着蹇义,“蹇尚书,您说呢?”
蹇义:“……”
若换平时,他一招接化发,就打发了。
可如今不行。
内部不稳,内阁又虎视眈眈,他这个天官若不能站出来,队伍立马得散。
蹇义有不粘锅的本事,却不能行不粘锅之事。
夏原吉知道蹇义的难处,且他心理上也赞同新皇的政令,于是开口替蹇义解围:
“新皇初登大宝,正是一展宏图之时,如今刚颁发两项政令,我们若激烈反对,皇上脸上也不好看,内阁则会从中挑拨,以达到我们和皇上相争,他们取利的目的。”
礼部侍郎皱眉道:“可这两项政令……的确欠妥当啊!”
夏原吉还欲再说,却被蹇义拦住了。
这一会儿,蹇义的大脑高速运转,已经想出新的不粘锅之法。
“夏尚书言之有理,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蹇义上来先定了调子,接着又道,“我们不能出面,但可以让别人出面啊!”
“谁?”
“都察院!”蹇义冷笑道,“上次南民北迁,都察院背后捅刀子,事后,内阁被我们完虐,他们又主动求和,哼哼,这个账,我们可还没找他们算呢。”
“对啊!”众人眼睛大亮,“尚书高见!”
娘的,可算是糊弄过去了……蹇义微笑道:“那些个御史言官,‘战斗力’可不是一般的彪悍,何须我们出马?”
“哎呀呀……”吏部侍郎立即捧哏,“尚书大才啊!”
“还得是蹇尚书。”
“蹇尚书总有办法!”
……
享受完奉承后,蹇义这才道:“宜早不宜迟,本官亲自去施压,午朝必须争论出个结果来。”
顿了顿,他沉声道:“内阁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而非皇上,若真事不可违,还望诸位以大局为重。”
众人点头:“蹇尚书放心,我等知道轻重。”
无论是‘平均分家’还是‘进士限额’,在自身权势面前,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能混到这个位置,没一个死脑筋,真无法改变,自然是舍小保大。
蹇义这才真正放心。
……
……
午朝。
李青掐着点儿来。
奉天殿上,六部面色凝重,内阁却是干劲儿满满。
李青有些诧异:小朱这画饼技术见涨啊,内阁没有得到提拔,仍如此战意盎然,不过……就看他后面怎么圆饼了。
少顷,朱瞻基步入大殿。
群臣行礼,分班站好,不动如山。
朱瞻基扫视了眼群臣,朗声道:“诸卿可有本奏?”
“臣有本奏!”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出班,拱手道:“恕臣斗胆,皇上早朝提倡的两条政令……有不妥之处。”
“不妥?”朱瞻基淡淡道,“那你为何不在早朝时言明?”
“臣……愚钝,当时并未参详透彻。”左副都御史红着脸说。
朱瞻基笑笑,身子后倾,舒服地靠在龙椅上。
他很随意。
但越是如此,左副都御史越是紧张,这位皇爷可不是先帝,看着就不像善茬。
奈何受人所制,这位左副都御史没得选,心里骂了一遍蹇义的祖宗八辈儿后,这才硬着头皮开口:
“臣以为……皇上提倡的家产平均分配,有偏颇之处。”左副都御史陪着小心,“百姓家产传嫡长,是为更好的延续香火,
打比方来说,若条件不好的人家,把为数不多家产平均分给多个儿子,那…谁也过不好,尤其是在有天灾人祸的时候,只传一人,则能保住香火,更好的传承!”
顿了顿,“纵观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这也是我华夏绵延数千年的根本所在。”
朱瞻基没说话,只是瞟了一眼内阁所在的位置。
黄淮当即站了出来,冷笑道:“副都御使此言大谬!”
他朗声道:“历朝历代的规矩就是对的吗?
若是对的,那些朝代又岂会亡?
莫非,你要让大明走他们的老路?”
夺命三连,怼的左副都御史一个头两个大,这么大的锅他哪里敢接?
“本官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几个意思?!”
黄淮年纪大,脾气也大,嗓门更大,这一声冷不防的大喝,朱瞻基都吓一激灵。
“本官……”左副都御史被这一吓,也忘了怎么说。
这时,右副都御使站了出来,“黄学士避重就轻,只知拿大势压人,为何不正面回答问题呢?”
“那就正面回答。”杨荣出班,“如今我大明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南有开海,北有开荒,哪有什么平分家产,就过活不下去的存在?
恰恰相反,本官倒觉得…家产平分才是最公平,最有利和谐的策略。”
右副都御使一时间无法反驳出口,首先,现在的大明确实昌盛,其次,反驳杨荣就意味着反驳太祖、太宗、仁宗的政绩。
他有些恼羞成怒:“你一个五品官,与本官辩论时,应称下官才是,你屡屡顶撞本官是何居心?”
杨士奇出班为好友站台:“朝堂议事,议的是事,而非官职大小,若论地位高低算对错,谁有皇上的地位高,你们反驳皇上是何居心?”
“……”
精彩,还是朝堂斗法精彩……李青看得津津有味。
朱瞻基托着下巴,也是一副看戏的样子。
朝堂陷入短暂的沉默,第一回合结束,内阁完胜!
接着,第二回合开始!
佥都御史出班,避开第一个问题,道:“朝廷以科举考试招纳贤才,自然是要择优录取,不应按地域分配名额,
凭本事,凭硬实力,才最是公平。”
他拱手道:“皇上,按省份分配名额,实在有失公允,难道生的地方好,也是本事吗?”
朱瞻基不搭理他,瞟了内阁几人一眼。
金幼孜踏前一步,哼道:“大谬之言,各省份的名额一致,难道就不公平啦?”
他朗声道:“下官是江.西人,江.西的官员也是最多的,但下官看来这样并不利于朝局;
当一个地方的官员过多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结党情况,结党后又会不可避免地营私,敢问这位佥都御史,以为下官所言如何?”
佥都御史:“……”
又哑火一个。
金幼孜这次是豁出去了,连家乡情谊都不顾了,就问你死不死?
没人再敢抬杠了,金幼孜鞋都不要了,他们哪敢硬刚?
再者,他们反对就是为了结党。
朱瞻基扫视一眼,眸光幽冷:“还有谁要反对?”
朝堂一片寂静,无人说话。
朱瞻基神色一缓,笑道:“既然没人反对,那就执行吧,翰林院起草,礼部颁发,昭告天下!”
顿了下,“都察院听旨。”
刚才还跟内阁硬刚的都察院几人,脸色瞬间一变,心惊胆战地出班上前,“臣等听旨。”
朱瞻基温和道:“几位爱卿莫慌,御史言官本就是提意见的,朕又岂会因几位爱卿与朕意见相左而生气?”
“皇上虚怀若谷,臣等惭愧。”几人暗暗松了口气,但仍不敢大意。
却听朱瞻基继续道,“若要大明繁荣昌盛,需君臣共治,需要地方、朝廷的共同协作,同样,御史言官不能只局限于朝廷,地方上也要成立监察系统。”
略一停顿,朱瞻基起身道:“朕欲设立监察御史,监察地方上的民生、军备、刑讼、财赋……”
群臣震惊。
都察院几位大佬率先反应过来,跪地高呼:“皇上圣明啊!”
几人激动的浑身颤抖,几乎热泪盈眶。
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
六部、内阁等人的脸色都不好看,谁也没想到,这次部阁之争,最后的竟让都察院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这权力实在太大了,可以说,都察院一步登天,直接有了和六部叫板的资格。
这一来,即便内阁不被提拔,六部也不会好过。
朱瞻基的这一决定,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就连都察院自己都没想到,天上会落下这么大一个馅饼。
他们幸福的都要晕过去了。
“皇上三思……!”
六部官员尽皆拜倒,个个面色愤懑。
朱瞻基瞟了眼内阁,但这次内阁不干了。
大饼一波又一波,一点实质性的东西都没给,现在又横空出来一个都察院,他们心里也有气。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朱瞻基尴尬地看了李青一眼,李青假装没看到。
无奈,朱瞻基只好道:“朕乏了,明日再议。”
说罢,不顾众臣挽留,径直扬长而去。
朱瞻基一走,朝堂上瞬间炸了锅。
六部、都察院直接开怼,双方唾沫星子横飞,就差骂娘了。
内阁见没人搭理他们,觉得被小瞧了,硬生生融入圈子,然后和六部怼了起来。
六部树大根深,一怼二不落下风,内阁见六部如此生猛,直接表态:俺们内阁,承认都察院的权势地位!
好兄弟,够义气……都察院投桃报李,和内阁沆瀣一气,合力怼六部。
一个个引经据典,各显神通,可比唱大戏热闹多了。
本文网址:http://www.xsphw.com/xs/1/1358/15916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sphw.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