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十三章 山头
推荐阅读:燕归尔新书入骨宠婚误惹天价老公、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我的模拟长生路、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人族镇守使、万相之王、反派:开局喂萝莉女主吃进口糖、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我是仙、
辞别陈升之后,王安石骑着毛驴回到钟山定林寺中。
定林寺为南朝名寺,当年梁武帝兴佛,此为佛宗圣地。这里也是文人圣地,刘勰在此写出了《文心雕龙》。
王安石退隐之后在定林寺中有一书斋,名为昭文斋,这原是僧房被改建为书房。
昭文斋听起来好似昭文馆大学士的意思,好似自己乃山中宰相一般。
其实王安石自写了一首诗回应了众人的这个想法。
我自山中客,何缘有此名。
当缘琴不鼓,人不见亏成。
这句诗取自昭文鼓琴的意思。
说得是一个名为昭文的琴师。庄子中有云,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之古琴也。
昭文虽说琴技已是出神入化了,但只要你弹琴了,就有成功与失败的地方,你要想真正用中,就是‘不鼓’,不去弹琴。
这首诗可知,王安石虽隐居钟山,但对变法的得得失失从未放下,时不时便拿出来反刍。
王安石固然想云淡风轻地过归隐后的日子,但没有真的到云淡风轻的地步。
王安石入了书斋,看到棋盘上一盘残棋,正是前日他与寺中长老对弈后所留,后王安石有事离去,如今棋局还摆在这里。
书斋里还挂着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
诗名就是定力寺。
众木凛交覆,孤泉静横分。
楚老一枝筇,於此傲人群。
城市少美蔬,想今困焚。
且凭东北风,持寄岭头云。
王安石脱去幅巾,坐在椅上看着眼前的残局不由感叹,天下之事真似这一盘残棋。
陈升之方才的话对王安石是有触动的,他心底对章越变更役法当然是有意见的,当年熙宁变法种种,其中最令王安石得意的还是募役法。
尽管募役法确有不美之处,但天下事就如昭文鼓琴般,除非不鼓,否则有成必有亏。
王安石治天下犹如昭文这等绝代琴师视己琴技,认为自己的变法就是完美无缺的。
王安石将此事闷在了心里。他说了归隐后一字不提朝政便是不提,但不是他真不关心,他也是参详着役法得失。
他此刻想起陈升之的话,当初扬州簪花的四相,除了韩琦已是故去,他与陈升之已是下野,唯有王一人仍在相位。王,韩绛二人都是王安石的同年,王安石庆历二年进士,位列一甲者三十九人,仅有五人没有位列公卿,称得上是人才济济。
王虽持政中立,但用力的在礼制上,譬如濮议和郊祀陪享,他都有所倡议。而且在征讨熙河之事上,王从始至终都是支持王安石和吴充的。
王安石知道王虽面上不说,但他与韩绛,吴充都是有矛盾。至于自己在位时,王何尝不忌自己,只是王从来不发就是。
想到这里,王安石立即给王写信。
王安石被称为拗相公不是没有道理,他不肯有丝毫妥协,旁人越是从各方面打击他,他越坚持自己的想法,甚至六亲不认,众叛亲离,也要将自己想法贯彻下去。
有这一段气力的人是可以办成大事的。
王安石可以肯定韩绛、章越变动役法并不合乎他的心意,而韩章二人以后绝不会仅限于更改役法一事。
所以王安石当即提笔给王写信。
定林寺为南朝名寺,当年梁武帝兴佛,此为佛宗圣地。这里也是文人圣地,刘勰在此写出了《文心雕龙》。
王安石退隐之后在定林寺中有一书斋,名为昭文斋,这原是僧房被改建为书房。
昭文斋听起来好似昭文馆大学士的意思,好似自己乃山中宰相一般。
其实王安石自写了一首诗回应了众人的这个想法。
我自山中客,何缘有此名。
当缘琴不鼓,人不见亏成。
这句诗取自昭文鼓琴的意思。
说得是一个名为昭文的琴师。庄子中有云,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之古琴也。
昭文虽说琴技已是出神入化了,但只要你弹琴了,就有成功与失败的地方,你要想真正用中,就是‘不鼓’,不去弹琴。
这首诗可知,王安石虽隐居钟山,但对变法的得得失失从未放下,时不时便拿出来反刍。
王安石固然想云淡风轻地过归隐后的日子,但没有真的到云淡风轻的地步。
王安石入了书斋,看到棋盘上一盘残棋,正是前日他与寺中长老对弈后所留,后王安石有事离去,如今棋局还摆在这里。
书斋里还挂着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
诗名就是定力寺。
众木凛交覆,孤泉静横分。
楚老一枝筇,於此傲人群。
城市少美蔬,想今困焚。
且凭东北风,持寄岭头云。
王安石脱去幅巾,坐在椅上看着眼前的残局不由感叹,天下之事真似这一盘残棋。
陈升之方才的话对王安石是有触动的,他心底对章越变更役法当然是有意见的,当年熙宁变法种种,其中最令王安石得意的还是募役法。
尽管募役法确有不美之处,但天下事就如昭文鼓琴般,除非不鼓,否则有成必有亏。
王安石治天下犹如昭文这等绝代琴师视己琴技,认为自己的变法就是完美无缺的。
王安石将此事闷在了心里。他说了归隐后一字不提朝政便是不提,但不是他真不关心,他也是参详着役法得失。
他此刻想起陈升之的话,当初扬州簪花的四相,除了韩琦已是故去,他与陈升之已是下野,唯有王一人仍在相位。王,韩绛二人都是王安石的同年,王安石庆历二年进士,位列一甲者三十九人,仅有五人没有位列公卿,称得上是人才济济。
王虽持政中立,但用力的在礼制上,譬如濮议和郊祀陪享,他都有所倡议。而且在征讨熙河之事上,王从始至终都是支持王安石和吴充的。
王安石知道王虽面上不说,但他与韩绛,吴充都是有矛盾。至于自己在位时,王何尝不忌自己,只是王从来不发就是。
想到这里,王安石立即给王写信。
王安石被称为拗相公不是没有道理,他不肯有丝毫妥协,旁人越是从各方面打击他,他越坚持自己的想法,甚至六亲不认,众叛亲离,也要将自己想法贯彻下去。
有这一段气力的人是可以办成大事的。
王安石可以肯定韩绛、章越变动役法并不合乎他的心意,而韩章二人以后绝不会仅限于更改役法一事。
所以王安石当即提笔给王写信。
本文网址:http://www.xsphw.com/xs/1/1283/15098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sphw.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